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新的课程体系已进入了全面实验阶段。新课程体系在课程的目标、功能、内容、结构、实施、评价与管理等方面都要靠教师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教师要与新课程同行,要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必须转变角色,学习掌握新的专业要求与技能,在新课程中不断自我更新发展。本文拟就此进行讨论。
一、教师怎样与新课程同行——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决策者
1、 由管理者变为组织者
以往,作为高高在上的管理者,教师或多或少有这样的观念和做法:学生是不懂事的,生来就需要大人管,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管与被管的关系,而不是平等关系;服从管理的是好学生,不听话的是坏学生。就在这样的“管理”中,培养了一批批平庸的“标准件”。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组织者。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要营造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氛围,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研究表明,80%的学习困难与过重压力有关,解除这些压力,明显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创造潜能的开发。对教师来说,是否能够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比自身的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当然,宽松并非不要纪律,不要学校管理准则和行为规范。教师要在营造宽松愉悦环境的同时,让学生成为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人。要让学生参与制定制度,参与管理过程,参与评定结果,使学生产生责任心和使命感,使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自律走向自觉,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2、由传授者变为参与者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教师中心”、居高临下、注重表演的传授者变为共同建构学习的参与者。作为参与者,教师必须打破“教师中心”,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教室“文化生态”,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要自觉改变传统教学中“我讲你听”的教学模式。那种认为教师讲授越充分、越精细就越好的思想,非改不可;那种认为学生们只是被动听讲,越安静、越能跟着教师思维走就越好的观念,不变不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个性与创造性密切相关,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教师应当关注每一个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面对有差异的学生,要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实现有差异的发展。
3、由控制者变为帮助者
以往,教师是学生成长的控制者;现在,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帮助者。作为帮助者,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了自己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元认知能力;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发现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总之,教师要为每个学生提供达到最充分、最理想发展的学习条件,并帮助学生找到适合的方向和道路。
4、由主导者变为引导者
学生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必须从“主导”变为引导者。所谓引导,是说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应当是引领而不是强制。
作为引导者,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发现。比如学习“植物的生长”,要考虑: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在黑暗的环境中植物能够生长吗?在月球上建造一个植物实验室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要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及时创造“愤”、“悱”状态,相机点拨深化,让学生一步步走向学习目标。
作为引导者,教师要注意教学的生成性。教学方式一定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不要限制学生思考的方向,强调理解而不是死记结论,引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学问学问,“学”贵在“问”,“好课应当越讲问题越多”,教学过程应当 是“从提出有答案的问题开始,到提出无的问题结束”。
教师还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和自然,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
5、由仲裁者变为促进者
信息化和学习化社会的到来,要求教师必须从“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传递者、学生学习的仲裁者,转变为促进学生知识建构和个性发展的促进者。
促进者的角色,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至少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造丰富的教学情境,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三是要及时反馈,激励肯定,让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同时要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形成自我实践和反思的能力;四是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在此基础上形成同学之间相互学习促进的局面。
6、由教书匠变为研究者
教师要从辛辛苦苦的教书匠成为教育家,一定要首先成为学习者与研究者;“教师即研究者”已经成为时代对每一位教师的起码要求。设想,一位教师如果从未做过一个像样的研究,怎样指导甚至怎样面对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学生。
每一位教师都有能力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加以省思、研究与改进,提出最贴切的改进意见。与外来研究者相比,教师有最佳的研究条件。事实上,我们并非没有研究,问题可能是我们在研究之后缺乏“成果意识”,而未能对研究进行理论化的工作,这也是中小学教师同大学教师的区别。很多中小学教师呕心沥血,一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写成一篇像样的论文,无疑是非常遗憾的。
研究可以给教师带来自我实现的快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7、由实施者变为开发者
新课程增加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做课程的实施者,更要做课程的开发者。没有教师的充分参与,没有教师的积极、主动的工作,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无法想象的,新课程的实施也是十分困难的。
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只管“怎样教”的时代从此结束了。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首先要考虑“教什么”和“为什么教”。随着三级管理课程政策的确立,教师在获得课程开发权利的同时,也承担了课程开发的责任和义务,不仅要与学生一起对教学文本进行加工和建构,还要承担起开发学校选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任务。为此,教师要不断学习培养、提升自己广泛地、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
8、由执行者变为决策者
新课程大大增加了课程实施的不确定性。诸如课程的灵活性和弹性加大,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的不确定性,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多元价值取向等等。在新课程环境下,课程的不确定性使教师有了课程开发的权力,有了创造新形式、新内容的空间,同时也就有了决策的责任。新课程实施的多样性、变动性,要求教师必须成为决策者,而不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执行者。比如,校本课程的开发,没有教师的参与决策是不可能的;再如,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不断发展的多元评价体系,无疑都必须有教师的决策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