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应加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实验中学  

 

内容摘要】:目前,国内外对研究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方兴未艾,各种各样的学习模式和教学模式也逐步产生。但不管是研究性学习,还是探究性学习,其前提是学生要有研究(或探究)的对象----问题。如果没有问题或者找不到问题,则研究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也就无从着手。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研究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实施的关键。

主题词  数学课堂   问题意识  学生观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通过学习数学应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重要的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其实就是说数学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和数学素养(数学气质)为根本目的。要教会学生用数学的方法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现在的课堂的中心不应该再是教师、教材,而应该是学生,三尺讲台不应该只是老师表演的舞台,也是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老师是课堂的参与者、点拨者、引导者。要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就必须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去,而且还应该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学生的问题如何产生呢?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出问题需要老师发挥“编剧”的作用,将书中的转化成具有探索性的数学问题.问题应具有层次性,能满足不同学生在具有合理自由度的思维空间里的探索需要,问题既要立足于目标,也要设立在一个更加开放的目标上,旨在鼓励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一些策略:

一、首先要注意培养和保护学生的质疑精神。提出问题是开始了解事物本质的开始,思考总是从问题开始。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思考往往是从“疑”开始,“疑”是点燃思维探索的火种。因此,遇到难点不要轻易放过,要养成多“疑”的好习惯,遇事多问“为什么”。教育学生不要轻信和迷信权威。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辅导和提示是必要的,但切忌给予过多的提示,甚至告诉学生答案和详细的解答过程,这种做法对学生的学习未必有多大的帮助,还有可能养成学生的惰性。正确的作法可以先问学生对问题的思考程度,遇到什么问题,然后就此问题师生进行讨论;还有一种方法,就是让学生提问,老师回答,老师的答案最好是“是”、“不是”。最后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过多的提示可能让学生产生这样的心理“我不行”、“我离不开老师”,使学生丧失自信心。同样,对于学生提出的比较简单甚、幼稚的、甚至是非常好笑的问题,老师也一定要认真对待,绝对不能表露出一丝不屑一顾的意思,要知道,遭到老师的轻视和鄙薄,对学生来说是最沉重的打击,很有可能摧毁学生的自信心。因此要认真对待学生的每一个问题,给予每一个提出问题的学生以充分的表扬与肯定。给学生有思考发现问题的机会和时间。没有学生的思考与实践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围绕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便于产生疑问,设想和主要的条件,让学生进行数学的再创造活动。并不断地扶植和巩固学生想成为发现者的愿望,并借助于一些专门的方法来实现他的愿望。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两种情况:一是新内容、新课题,问题提出后,学生感到陌生,不知从何下手;或者是例题新颖,一下子找不到解题的思路。出现这种情况,老师的处理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或提出一些近乎告诉答案的问题提示学生,都将严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我认为:越是这种时候,越要注意给学生留下思维的时间和空间。意思是给出答案的时间不要太早,或是提出一些铺垫性问题帮助学生。

二、真正尊重学生的教学过程应该是能够吸引学生参与到造就他们自己的过程中去。怎么看待学生,把学生看成什么样的人,对学生采取什么态度,这是每一位老师都必须解决的问题。“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是有尊严的人。课堂教学应该不仅是向学生传播知识,而且还应该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作好铺垫。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造就他们自己的今后的过程。因此,从这个层面上讲,学生应该成为课堂的主体。要变学为思,变学为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些问题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完成,课堂上要保证师生关系的平等,让学生也品尝老师的滋味。我在这方面作过一些尝试,目前的高三·三班是基础非常差的学生组成,他们没有学习积极性,开始的时候只有34个学生听,其他的同学不是看小说就是睡觉。要求一低再低,还是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后来,我采用分配任务的方法,谁看哪一部分教材,他负责讲知识点,其他同学每人完成1~2个题目,课堂上就由学生讲评,另外的同学评价。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去,每人都有事干。再加上学生都有表现欲,都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总是想方设法的完成自己的任务。目前我班要学的同学是越来越多,当然还要注意他们还会有反复的。鼓励学生猜测,鼓励学生思考,培养开放的课堂和和谐的、平等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可以象他们所希望的那样自由的思考,自由的提问。老师应及时的提供信息让学生选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同意学生之间交换信息,同学互相评价。教师的评价时应该注重过程,以激发个人的、相互的问题意识。而不是去指责最终结果的失败。保证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上生生平等、师生平等,谁都有提问的权利,大家都有回答问题的权利,老师应该尽可能少的回答问题,不得已时,也应该点到为止,更多的时候只是回答“是”、“否”。真正把课堂的主权交还给学生。教师还应该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问,而且教师必须尊重每个学生的问题,绝不能敷衍任何一个学生。鼓励学生提问题,或者提出疑问,尤其关注“学困生”的问题,多给机会,适当提示,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三、要艺术的创设问题的情景,使情景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教学是按照一定的目的使学生认识迄今为止他们还不知道的东西。只有那些新奇的、对生活实践具有重大意义的问题和目标,才能引起学生的认识兴趣,激起学生的学习的欲望,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情景让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处于“愤”、“悱”的心理状态。例如,在讲球面距离的时候,可以先提出一个问题:2008年在北京举办奥运会,奥运会圣火将从现代奥运会的发源地雅典用飞机运到北京,现在计算雅典到北京的最短距离(地球的半径已知)。问题一提出,学生马上议论纷纷。有同学马上问:不是直线距离怎么计算?┉┉。一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到课堂中。在将二面角的定义时,我让一个同学反复的开关门,让同学观察门与墙面的“夹角”的大小变化,又如何表示,学生说可以用门边到墙面的距离表示;其他同学说平面没有边界。当课堂气氛陷入僵局时,我问我们是如何知道教室的墙面与地面是垂直的?引导学生想到用角度的大小表示。又如在证明不等式: 时,先让学生联想该不等式与生活中的事例:一杯质量为b千克,含糖量为a千克的糖水,加进m千克糖后,水的味道有何变化,用特殊方法减少m千克糖后,水的味道又有和变化,然后将这一现象用一个数学式子表达。又如我们知道,集合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是非常困难的。在讲集合的概念时,我先抛出一个问题:在学校的操场上,有几个班的学生在上体育课,上课铃一响,老师的口哨一吹,操场上的同学马上就到各自的班上集合,除了纪律原因以外,这些同学怎么没有站到另外的班上去呢?再如,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公式时,采用这样的方式引入,过去有一位科学家在研究振动质子位移yx的关系时,得到关系式·他想求出x为何值时,y取得最大值。但他遇到了困难,解不出来,同学们想一想,能否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利用学生的表现欲,学生立即动手,但马上遇到新问题。等等。只要我们把问题的背景、出现的情景具体化、生活化,一定能很快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只有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努力解决问题,才能有真正的收获。

 四、要培养学生心目中“自我权威”意识,鼓励学生质疑权威。教材由于篇幅有限,对于许多的数学问题没有进一步的暴露思维过程,许多难度较大的例题和习题没有充分的反映作者的思维过程,如果教师处理不当,只会让学生羡慕老师、作者的聪明与神奇之外,还会让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非常不利。学生很容易对教师产生依赖心理,学生也就缺乏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养成万事依靠老师的不良习惯。因此老师在处理教材的时候,还要利用数学史上的有关内容,讲述一些著名的数学家所遇到的困难、挫折、疑惑,是他们契而不舍的精神,帮助他们战胜了困难,取得成功。告诉学生学习上没有权威,只有不懈的努力和艰辛的付出,才会取得成功。与此同时,还应该考虑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有利于学生的思考、联想并产生问题。我在讲《立体几何》中“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时,先让学生自己确定怎样判断直线与平面垂直?垂面如何确定?联想到确定平面的公理与三推论,在逐一肯定或者否定。通过这些环节的处理,让学生知道,这些定理我们自己也是可以发现的。知识是思维的产物。学生要理解所学的概念、原理,必须经过自己的充分思维才能实现。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时,必须考虑怎样呈现才能利于学生思维的展开,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和追求。在呈现教学内容时,不宜将问题解决的过程合盘托出,不宜将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因为这样做,学生不需要作高级的心理活动的卷入,思维活动就不可能得到积极的开展。在考虑教学内容呈现的顺序时,要研究怎样的顺序才有利于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才有利于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高级的心理活动卷入。在呈现的速度上,要讲究节奏、速度,使教学内容充分有学生的意识,使师生的思维基本同步。同时,教学内容的呈现,还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教学上要因势利导,使学生有获得知识的成功感,联系实际,以新、奇内容激起强烈的求知欲,增加内容的趣味性,以构思巧妙,新奇有趣,似易实难的问题,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激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求知。

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只要我们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课堂就会成为学生“再创造”的场所,和体验成功的舞台。同时有意义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共同构建知识和人生的过程。教育应该为学生的一生的发展负责。

主要参考文献

1、  张廷楚,《数学教育心理学》,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

2、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

3、  汪秉彝、黄翔,《数学教育专题研究》,重庆大学出版社,1994年4月

4、  叶澜,《学生自我发展之心理学探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10月

5、  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10月

6、  郅庭瑾,《教会学生思维》,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12月

7、  《教育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