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日益深入,如何转化后进生就更成为日常教育教学的重要问题。平常,要关心理解他们;要善于激发其学习兴趣和耐心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用爱心促进后进生茁壮成长。
关键词:后进生 爱心 理解 学习兴趣 学习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爱是强大无比的教育者!”。老师象吐丝的春蚕,象燃烧的蜡烛,象光芒四射的灯塔,将自己的聪明才智连同自己的热情和毕生的精力统统奉献给了学生。热爱学生,这是老师最高尚的道德情感,是老师的天职!但是,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常常是爱好学生容易,爱后进生难。而事实上,那些后进生弱苗更需要“爱”的阳光雨露!今天,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日益深入,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老师要平等地、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因此,如何转化后进生就更成为日常教育教学的重要问题,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课题。怎样让弱苗在爱的阳光下茁壮成长,我从以下几方面做了尝试。
一、关心、理解后进生,激发他们的上进心
后进生往往因为学习成绩的落后而陷入深深的自卑状态,要么自喻为“丑小鸭”,性格怯懦、抑郁;要么就象一头不听话的“顶牛”,表现出极强的逆反心理。
据心理学研究表明,自尊是学生上进的基础。因此,只有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才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尤其是后进生,我们更应充分地理解和尊重他们,切忌对后进生当众挖苦与讽刺,横加批评与指责。因为这样做往往适得其反,会使后进生对老师和学习更反感。所以,老师要善于了解后进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的需要,这样才能让老师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施爱于学生。同时,我们还要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长处与闪光点,并抓着时机,及时鼓励和激发他们奋发的上进心。这是教学的关键。
二、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的形成与发展与环境有直接的联系。因此,老师要做到:
1、为学生创造充满学习气氛的良好环境。良好的班风、良好的学风是促进学生竞争向上的肥沃“土壤”。因此,老师应引导同学们建立班级小组之间、同学之间的激励和互帮机制;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知识竞赛和文娱活动;设计优美、向上的文化板报等等。以此来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后进生的学习热情。
2、老师应不断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上课时注意力易分散、随意性较强。因此,传统死板的教学方法,往往使学生索然无味。所以,老师就要特别关注后进生的学习情绪 ,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运用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列举形象、直观的教学实例,把知识性与趣味性融为一体,引导后进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3、创建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后进生的自尊心是很脆弱的,需要老师精心地呵护。因此,老师要把尊重带进课堂,把鼓励带进课堂。要容忍不同意见,容忍学生犯错误。特别是后进生,要善于激发他们回答问题,在他们回答正确时,要多鼓励、多赞扬;即使回答错了,也不能埋怨和指责,而应该先表扬其积极思考并大胆回答的勇气,然后再对错误进行指正。这样,就会减轻后进生学习的压力,让他们在和谐的气氛中轻松、愉快地学习。
三、帮助后进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前提条件。据调查,绝大部分后进生正是因为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总是被动、机械地学习,才导致学习的落后。鉴于此,培养后进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
1、培养阅读自学的习惯。自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而阅读则是自学的主要形式。通过阅读,可以预习未知,独立领会知识,把握概念,分析前后联系,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使学习成为主动。
2、培养后进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要激发后进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就必须为其设立合理的目标,使其跳一跳便摸得着。因此,老师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在布置作业和单元测试时,应就难易程度对学生区别对待;课下,应耐心细致地辅导,查漏补缺,及时为他们的学习“输血”、补充“营养”。当后进生有进步时,应及时肯定和称赞。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尝到成功的甜头,从而逐渐培养成独立学习的好习惯。
3、培养自我总结的习惯。首先在学习上,每学完一个单元,就应引导后进生进行知识总结,把分散在各章的知识点连成线、铺成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就能促进学生联想畅通,思想活跃。其次在思想上,要引导后进生坚持作阶段性的自我总结,反思自己在思想和学习上的得与失,使学生能清醒地认识自我,把握自己成长的每一步,为下一步脚踏实地地学习打好良好的基础。
教育教学中,通过以上方法的实施,后进生有了良好的转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学习成绩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当然,后进生的进步是有反复的,多年的坏习惯短期改掉是不可能的。所以,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复杂而艰巨的。这就需要老师的爱心、耐心和细心。只要爱得深,爱得纯,爱得真,那些后进生弱苗也会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