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综合治水发展的主要成就
新中国成立50年来,水利事业取得了很大发展。经过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兴修了一大批水利工程,对主要江河进行了初步治理和开发,提高了防御水旱灾害的能力。水利建设发挥了防洪、除涝、灌溉、供水、发电、航运、渔业、改善生态环境等综合效益。截止到1998年底,全国已兴建大中小型水库 8.5万座,总库容 4924亿立方米,水利工程总供水能力
5800亿立方米;加固并兴建堤防26万多公里;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 8亿亩;累计解决了 2.1亿多人、1.3亿多头牲畜的饮水困难;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5万平方公里;全国水电总装机容量 6507万千瓦,其中水利系统电力装机达2812万千瓦,300多个县依靠中小水电开发初步实现了农村电气化;内河航道得到一定程度改善。水文、通讯、科技、规划、人才开发等基础工作得到了加强。
“九五”期间,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和万家寨、珠江飞来峡等枢纽、治淮治太、大江大河干堤加固等一批重点骨干工程相继建设。特别是1998年大洪水后,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了对水利建设的投入,加强了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水利工程在1999年防洪抗旱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九五”前 3年,已累计完成水利基本建设投资 1022亿元,占全国同期基本建设总投资的
3.9%。其中中央投资
588亿元,地方投资 434亿元。中央投资部分中,非经营性基金 187亿元,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
218亿元,水利建设基金36亿元,水利专项资金 9亿元,银行贷款 100亿元,利用外资 35亿元,自筹资金
3亿元。中央投资用于防洪建设 436亿元,水土保持15亿元,供水 74亿元,水电 40亿元,其他水利建设项目 23亿元。
二、我国治水存在的主要问题
水利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多、水少、水脏”,即南方汛期水多成灾,北方水少干旱,水资源污染严重,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三大心腹之患和生态环境的严重威胁。
(一)水利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问题
1.洪涝灾害严重,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全国 70%以上的固定资产和50%的人口,1/3的耕地,大量的铁路、交通、油田等基础设施和工矿企业处于河流中下游,仍然受到洪水威胁,640多座城市需要加强防洪建设。由于江河防洪标准普遍偏低,每年防汛抢险负担重、压力大,遇大洪水时,甚至严重干扰国家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据统计,进入90年代以来,洪水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累计超过 1万亿元,约相当于同期国家财政收入的
1/5。
2.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源供给严重不足,1978-1998年,供水能力年增长率约1%,而同期国民经济以 9%-12%的高速度增长,缺水范围加大、程度加剧,特别是华北地区更为严重。进入
90年代,黄河每年平均断流达102天,断流最多长达 226天。目前,全国 400多座城市缺水,5000多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每年缺水量接近400亿立方米,影响工业产值 2300多亿元,农业减产粮食250多亿公斤。
3.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全国以水蚀为主的水土流失面积
17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6%,其中黄河和长江上中游地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水土流失使我国每年平均损失耕地100万亩以上,并加剧了河湖泥沙淤积。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 600亿吨,其中约
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在全国调查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 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南方部分地区血吸虫病有所回升。北方地区地下水超采量平均每年达80亿立方米,全国形成了56个区域性地下水位下降漏斗,致使部分地区地面沉降、海水入侵。过量取用地表水造成北方地区部分河湖萎缩干枯,生态环境恶化。
(二)水利行业发展中的问题
1.缺乏中远期的投入和发展机制。水利建设具有工程量大,涉及面广,工期长,使用劳动力多,三材消耗量大的特点,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加就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有显著的后发效应。因此,各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为了加速基础设施建设,都曾采用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金融政策,加大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1929年,美国的罗斯福总统为摆脱经济大萧条,实施新政,调整财政和信贷货币结构,在国家信贷和财政投入总盘子中加大中长期投入的份额,利用长期债券和长期信贷资金大力支持中央河谷工程、科罗拉多流域水利工程和田纳西流域等工程的建设,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益。世界银行集团用长期贷款(一般软贷款是50年期限,硬贷款是35-50年期限),支持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已取得公认的成就和经验。目前,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许多项目资金使用期限过短,长期性项目用短期性资金来运作,还款期内项目效益难以发挥,难以偿还借款本息。如果资金结构设置得当,使用期限延长到20年、30年或 40年以上,项目还是可以获得综合效益,并能按期还款。
2.经济发展与生产力布局考虑防洪、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条件不够。一些城镇建设、工矿企业建设和农业开发活动不仅未全面考虑防洪要求,还占用部分河湖及行洪通道,形成行洪障碍,更加重了洪涝灾害的损失与风险。在一些缺水地区盲目发展高耗水工业和农业,盲目开荒,加剧了水资源供求的矛盾。经济建设中对区域水环境承载能力和水资源保护考虑不够,导致水土流失、水体污染等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3.水利基础薄弱。大部分建于50-70年代的水利工程正逐步进入工程设计寿命的末期,更新改造任务繁重。对基础资料的监测、积累和分析研究不够;水文信息等基础工作薄弱;对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研究不够,缺乏滚动规划机制;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不广泛;勘测、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滞后,项目储备少;管理手段落后。
三、国家可持续发展对综合治水的要求
(一)建立防洪安全保障体系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财富积累、人口密度、公民财产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一旦被洪水淹没,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将会越来越重,防洪风险越来越大。防洪保护区的范围不断扩大,对防洪标准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建立水资源供给保障体系
水资源供需矛盾将越来越突出。水将成为解决下世纪我国粮食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关键问题。由于我国水资源相对紧缺,且时空分布不均,南方水多地少,北方水少地多,必须实现以节水为中心的水资源高效利用,同时要考虑跨流域安排水资源的合理调配。
(三)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保障体系
我国自然生态环境脆弱,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空间本身就很狭小,加之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和开发建设,生态环境质量更趋恶化,水土流失、土地质量恶化和水体污染尤为严重。为了有效保护有限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必须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注重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四、综合治水方略
(一)指导思想
1.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认真解决好由于人口、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而导致的水问题,统筹考虑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使水利能够适应国家可持续发展对防洪安全、水资源供给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支撑与保障条件。
2.坚持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巩固提高东部及沿海地区的防洪防潮能力,提高水资源供给保证率和质量。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水利建设的投入,把防洪、节约用水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放在突出位置。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国家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
3.坚持科学治水。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依靠科技创新,进一步提高防洪减灾、水资源配置和高效利用、水土保护和水资源保护、建设与管理以及水利前期工作等方面的科技水平,促进水利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根据流域规划,妥善处理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部门间、城市与农村、流域与区域、开发与保护、建设与管理各方面的关系。
2.坚持除害兴利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的原则。在坚持不懈地加强防洪工程建设的同时,要把节水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切实加强农业、工业和城镇生活的节水工作,促进全面节水和水资源高效、持续利用。同时要积极兴建一批水源工程和跨流域调水工程,缓解供需矛盾。
(三)战略目标
1.防洪安全
到 2005年,采取综合措施,大江大河大湖能初步防御流域规划确定的设防标准洪水,重点河段能够防御100年一遇的洪水,对超标准洪水有应急方案和措施,避免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运行的局面发生。按标准抓紧建设堤防,重点做好堤防基础防渗;抓紧重要江河干支流控制性工程建设;对重点蓄滞洪区,要做到需要时能及时分洪,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生活有保障,尽可能减少财产损失。
大中城市可防御 50年一遇以上洪水,重点城市达到防御 10O年一遇以上标准,重点海堤能防御
20-5O年一遇潮水位加8-12级风暴潮。
中小河流重点河段可防御 10-20年一遇以上洪水。完成第一批 43座、第二批
38座重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到2015年,继续通过堤防、水库、蓄滞洪区等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建设,进一步提高抗御洪水的能力,主要江河能够防御流域规划确定的设防标准洪水,基本形成各大江大河大湖的防洪体系。
2.水资源开发利用
到 2005年,全国新增供水能力 400-500亿立方米,总供水能力达到
6200-6300亿立方米;新增节水灌溉面积
1亿亩,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 0.45以上,在全国农田灌溉总用水量不增加的情况下,有效灌溉面积达到8.3亿亩;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 50%左右。建设乡镇供水工程 6000处,新增日供水能力3000万吨。基本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初步缓解主要城市的缺水状况。基本满足城市扩大、小城镇发展、农村居民饮水和乡村企业的用水要求。水利系统新增水电装机 1000万千瓦,全国水电装机总容量达到 9500万千瓦,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率达到25%左右,其中水利系统水电装机总容量达到 4000万千瓦。建设并巩固提高
600个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
到 2015年,水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全国供水能力达到 7000亿立方米以上,初步建立节水型社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左右;完成部分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工程,重点解决华北等地区缺水局面,逐步建立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格局。
3.生态环境保护
到 2005年,重点加强黄河、长江中上游等地区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全国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25万平方公里,其中,黄河、长江各5万平方公里,其他重点治理区 15万平方公里。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初步得到抑制。同时,要建立起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监测网络。
通过灌溉排水设施的完善,遏制并积极防治土壤盐碱化的发展;通过划分河道水功能区,设置保护区,加强水质监测,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力争供水水源地的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严格控制北方地区超采地下水,缓解并控制北方地区因超采地下水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在有条件的地区,逐步修复河湖的生态环境,缓解北方地区部分河道断流等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南方地区基本控制血吸虫病的蔓延。
到 2015年,继续加大水土流失的治理力度,再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万平方公里;通过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初步遏制北方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
五、南水北调工程与根本解决西部大开发中水资源短缺的思考
(一)南水北调工程从宏伟设想、科学论证到实践发展
南水北调的发展历程:早在 1952年毛主席视察黄河时曾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是可以的。”相继在
1958年7月,毛主席在北戴河召见黄委会领导人,再次议论南水北调问题。之后,组织勘察队伍,对云、贵、川等江河流域进行了考察,提出了:“调水5千亿立方米,开河十万里”的宏大设想。期间,长办对从长江向北方调水,经过勘测研究规划曾拟出数十条引水路线的比较方案,最后筛选出西、中、东三条不同规模的调水方案,分别由黄委、长委和淮委负责进行深化研究规划。
1.西线南水北调的各种方案
40多年来,在西线南水北调研究规划过程中,有关方面提出了 7种不同方案。如:
(1)黄委会经过约 20年的规划工作,提出了“一江两河”调水方案:拟分别从长江上游支流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上游河段分别调水100、50、50亿立方米,总计 200亿立方米。采取自流为主辅以提水方式。需建
3座水库,隧洞总长 449公里(单洞长131公里)。大渡河调水入黄河扬程为 458米。
(2)中科院综考会“借水发电、以电补水、水电循环、滚动开发”的调水方案:先将青海省内长达
1500公里的黄河大拐弯河段裁直,获得900-1200米的落差建电站发电。从通天河中段3990米处开始,提水穿越巴颜喀拉山自流入黄河上游扎陵湖,鄂陵湖进行调蓄。水顺黄河干流东流。再从金沙江向澜沧江、怒江和雅鲁藏布江分期提水、调水,提水点高程在3600-4000米之间。总调水量为 435亿立方米。
(3)黄委会的高线自流引水方案:从雅鲁藏布江的“π”处建坝抽水,经 75公里和
110公里两座隧洞进入怒江索曲口水库。再经180公里的隧洞到澜沧江。在该江上游的昂曲、扎曲、手曲建 3座水库,通过 45、30、80公里隧洞引水入金沙江称多水库,再经223公里隧洞到雅砻江仁清里水库,经 6段总长 250公里隧洞输水到黄河支流在章安河口(高程
3600米)进入黄河干流。总调水量为575亿立方米。
(4)贵阳水电设计院自流为主的中线方案:雅鲁藏布江和大渡河需要提水,其余
4江沿3500米高程筑坝自流调水。从四川阿坝以西过巴颜喀拉山分水岭入黄河。总调水量
920亿立方米。
(5)长委会的自流与扬水相结合的低线方案:从怒江巴东(高程为 3940米———澜沧江4支流—一金沙江奔达———雅砻江甘孜———大渡河———黄河贾曲、白河、兆河(高程为
3450—3500米),共需建大坝24座(其中提水坝 11座)。最高坝 300米,最低坝 60米。开挖隧洞 10条,总长
180公里,修渠道1000多公里。规划建5级电站、装机 720万千瓦。总调水量 800亿立方米(自流
520亿立方米,提水274亿立方米)。远景再考虑从雅鲁藏布江提水 200亿立方米。总调水量为 1000亿立方米入黄河。
(6)郭开等人的全部自流低线调水方案:沿 3600至 3400米等高线,把雅鲁、怒、澜、金、雅砻、大渡河6条江河的干流全部连接起来调水,至四川阿坝过巴颜喀拉山分水岭进入黄河,共需建大型水库
19座,总库容量 2888亿立方米,凿6条隧洞,建 4座水电站,总装机 2120万千瓦,600公里引水渠道,6个倒虹吸工程。设想引水总量
2006亿立方米入黄河。
(7)林一山的方案:实行怒、金、澜、雅、大渡河 5条江河联合自流引水。调水总量为
1000亿立方米。
2.中线调水方案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前期研究工作始于 50年代初,至今已历时40余年。各有关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积累了大量的勘测、水文、科研、规划、设计、论证和审查成果。“六五”期间,中线工程被列为国家前期工作重点项目,长江委在有关省市和部门协作配合下,于1987年和 1988年分别完成了规划报告及补充规划报告;1991年9月水利部编制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报告》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1994年6月,此项工作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重视,责成国家计委召开证论会,进一步明确了建设中线工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1995年
6月,国务院召开第71次总理办公会议,专门研究南水北调问题,指出南水北调是一项跨世纪的重大工程,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利益,一定要慎重研究、充分论证、科学决策,责成水利部用1年时间拿出论证报告;1996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组成了南水北调审查委员会,再次请专家论证审查,其结果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如果在技术上和我们财力可能的情况下,即可决策上马。此工程从长江支流汉江丹江口水库引水,终点至北京、天津。输水总干渠穿越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全长近1400公里。工程供水区总土地面积 15.5万平方公里,分属北京、天津、河北、河南、湖北
5省市,东西宽 300公里,年调水量145亿立方米。工程建成后可极大地缓解京、津、华北地区的严重缺水状况,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3.东线调水方案
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引水,利用京杭运河及大致与其平行的河道,经多级提水泵站连通洪泽湖等一些现有的大湖泊,逐级抽水至黄河边,再由隧洞送水过黄河,然后利用卫运河、南运河等河道自流向北输水。大型水利工程往往规模大,涉及面广、投资多、建设周期长、发挥效益较慢,而东线工程团独特的优势具备分期实施的条件。该项工程就是按照由小到大分期实施的:第一步工程方案,调水至黄河以南,从江苏省江水北调,此工程已经启动;第二步小水过黄河;第三步再修通一条贯穿黄河的隧洞,继续扩挖、扩建输水河道与泵站工程等。东线调水工程从长江调水至华北平原,跨越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经过江苏、山东、河北等省。线路长、涉及范围广、规模大,具有较大的综合效益,是解决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战略措施之一。全长1400公里,年调水量 180亿立方米。
近几年,又有人主张扩大西部引水的范围和规模,除了从长江和怒江、澜沧江引水外,还要从雅鲁藏布江引水,为开发大西北,改变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创造条件。这都是很好的设想。
(二)根本解决西部大开发中水资源短缺的思考
1.西部水土资源极不平衡
西北地区,面积大、人口少、矿产资源丰富、水资源匮乏,水土资源极不协调。黄河流域上中游是一个干旱、半干旱的生态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00至 400毫米,而年蒸发量却在 2000毫米左右。人均占有水量仅为全国人均占有水量的1/8,大大低于国际公认维系一个地区社会、经济、环境发展所必须的人均1000立方米的临界值。1998年我国水的供应量只有5435亿立方米,供需缺口为
600亿立方米。黄河每年还要拿出约200亿立方米作冲沙用水。所剩的 380亿立方米的水要供应 8省区、3.4亿人口、46亿亩农田、50多座大中城市和工业、产业群用水,实在是“杯水车薪”。因此,解决黄河流域资源性缺水,是改善和扩大西北地区人们生存空间的前提条件,而人类当前所能做到的就是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2.黄河水资源缺口随着西部大开发将日趋扩大
最新预测,黄河在节水和农业不增加供水的前提下,到 2010年缺水量达 40亿立方米。2030年缺水达110亿立方米,2050年缺水达1600亿立方米。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后,其经济建设规模和速度加大,城镇发展加快,需水量将会猛增。为此,南水北调接济黄河、促进西部开发已迫在眉睫。
(三)从根本治水方略而言,我国南水北调的运筹必须重新研究定位
开发大西北,从根本治水方略而言,我国南水北调的运筹必须重新研究定位。总的说,各条线路应并行不悖。我国各种调水方案,中线和东线,国家已布置有关单位进行了大量的勘测、设计、论证和审查,提出了比较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也已经中央领导多次关注和批示,待适当时期中线即可决策实施。东线已经部分省市开始启动。西线调水,除黄委会“一江两河”调水规划方案较有研究深度外,其他多为宏观设想。依据目前中央确定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新任务和新问题,预计前15年可以靠黄河现有径流和节约用水应对,2016年后,有可能依赖南水北调接济水源,以免除水资源短缺而制约西部大开发进程。我们认为,西线调水工程,应千方百计研究和采取自流引水为主,并考虑治理生态环境所需用水的方案,尽量避免提水方式。因为我国地形西高东低的特征不同于南方各江河与黄河之间南低北高的地形特征。这两个地理特征中西高东低的特征落差远远大于南低北高的落差。鉴于此,西线调水应充分利用这一条件。西线调水是在一个特定的复杂的地理环境和多水系、跨流域引水等多因素影响下进行的,因此,必须进行加快系统地勘察、计算和研究、科学论证,拟出可行性方案的工作进程。为中西部大开发和可持续经济发展作战略性准备。
六、综合治水的战略重点与布局
(一)水利建设布局
1.东部地区以巩固现有水利基础,提高防洪标准与供水能力,控制水污染为主。
东部沿海、大江大河的三角洲、独流入海的河流及重要防洪保护地区要以城市为中心,加强堤防和海堤建设,提高防洪和防风暴潮标准,缓解城市防洪除涝压力,消除病险工程隐患为主,形成较为完善的防洪工程体系。
东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中要大力防治水污染、改善环境。独流入海及中小河流要按“流域、梯级、综合、滚动”的原则进行开发与治理。并在东部地区大力建设节水型社会,建立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格局。
2.中部地区按照“蓄泄兼筹”的原则建设较为完整的防洪体系,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优化配置水资源和保护水资源。
中部地区要坚持以堤防为基础的防洪体系建设,建设主要干支流控制性水利枢纽;合理安排蓄滞洪区和行洪通道,通过平烷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和蓄洪区安全建设等措施,缓解防洪压力。要提高排涝能力,增强农业抗御水灾的能力。南方地区要加强水利灭螺建设。北方地区的防洪建设要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将洪水转换为可利用的水资源。
要强制实行节水措施,大力建设节水型社会。对现有灌区实行以节水为中心的改造,积极发展节水灌溉,努力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单位水的生产效率。通过雨洪资源利用,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配、污水处理与回用等综合措施,提高当地水资源利用效率。积极兴建南水北调和其他局部调水工程,优化配置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辽河等流域的水资源。
严格控制北方地区的地下水超采,采取必要措施回灌地下水,恢复部分地区生态环境用水,缓解河道萎缩、河口淤积等问题。严格要求城市及工业废污水达标排放。
3.西部地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和水能资源,尽快解除部分地区由于生产生活条件恶劣而导致的贫困,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合理安排生活、生产和环境用水,加大污水处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
重点加强黄河、长江上中游等地区的水土保持建设,力争用15年左右的时间,使这些地区的水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减少水土流失和中下游地区的河湖淤积。主要河流上游兴建综合性控制枢纽工程,减轻中下游地区防洪压力。
通过建设中小水利工程、人畜饮水、乡镇供水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雨水利用、小水电开发和农村电气化建设等措施,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开展国际河流和跨流域调水的前期工作和治理开发,为建立一个和谐安定的周边环境和维护边疆的稳定奠定基础。严格控制河流水污染。
(二)“十五”综合治水的设想
1.防洪安全工程
重点加固长江、黄河等七大江河、重要独流入海河流的(Ⅰ、Ⅱ)级堤防、重点海堤及其他干堤建设;加强大江大河重点河段的河道整治及重要支流的治理;继续建设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珠江飞来峡等水利枢纽工程;兴建嫩江尼尔基、汉江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淮河监淮岗、珠江百色等一批主要江河干支流控制性枢纽工程;加强武汉等重点城市防洪排涝建设;完成第一批和第二批重点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加强长江等大江大河平烷行洪、退田还湖和蓄滞洪区建设。加强非工程措施建设,建成国家防汛指挥系统。
继续治理独流入海河流、国际河流和中小河流。加快城市排水和农田排涝设施的建设。
2.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
加快大型综合利用水利枢纽的建设步伐,建设一批新的蓄引堤水等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合理利用水资源;在东北、西北、淮北等地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加快关系全局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前期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分期建设南水北调工程。
加大城乡供水工程建设的力度,逐步解决中小城市和乡镇的缺水问题。
加快水能资源开发,巩固、提高并继续进行农村初级电气化县建设。加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积极发展航运、水产养殖业和水利旅游业等。
3.灌溉与节水工程
以大型灌区为重点,按照现代化农业的要求开展以节水为中心的灌区配套与改造,并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普及节水灌溉,巩固现有灌区,加强以水利为中心的中低产田改造。通过节水在有条件的地区适当发展灌溉面积。
加强小型、微型水利工程建设,发展非常规灌溉。
加强需水管理,推广节水技术,建设节水型社会。
4.生态环境工程
重点加强黄河、长江上中游等地区的水土流失治理,以大流域为重点,以县为单位,小流域为单元,以治沟工程为骨干,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工程、林草等措施综合治理。建立水土保持预防监测、监督网络。
在水污染严重的地区,严格控制排污总量,建设一批城市和重点地区供水水源地保护区,完善全国水质监测网络。
严格控制地下水超采,建立地下水监测网络。
5.欠发达地区水利建设工程
扶持欠发达地区的水利建设,包括小流域综合治理、乡镇及农村供水、小水电开发、雨水利用等。
6.水利能力建设工程
加强对事关水利大局的重大问题研究;加强科技和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的推广应用;加强政策法规建设;加强水利前期工作;加强教育和人才培养;提高管理技术水平;加强水文等基础工作;建设水利信息网络系统。
(三)资金需求
据测算,“十五”期间,全国水利发展建设投资总规模约为 5300亿元。其中防洪工程投资约
2800亿元。
在 5300亿元总投资规模中,中央投资约 2700亿元,地方投资 2600亿元。“十五”期间,中央对水利的投入大约年均投资540亿元。
水利建设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长期任务,“十五”以后,水利建设投资需求仍然较大。据测算并与国外同发展阶段国家的投入水平比较,水利投入水平应不低于GDP的 2%为宜,其中中央水利建设的年投资规模,应不低于 700亿元。
《中国经济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