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建设一所学习型学校
----谈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环境创建
北师大成都实验中学 刘增利
北师大成都实验中学作为北师大与成都市教育局合办的一所完全中学,诞生于北师大迎来百年华诞的2002年9月,其前身是始建于1913年的成都市第二中学,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老校。著名诗人流沙河、剧作家阳翰笙、经济学家宋承宪、书法家梁伯言、两院院士闵恩泽曾是该校的校友,李硕勋烈士早年也曾在这里就读
。但是上个世纪末,这所创造过无数辉煌成就的百年老校由于区域布局调整等因素学校出现了生存危机,成为一所三类校。因此用北师大优质教育资源改造这所基础薄弱学校是对我们整合基础教育能力的一次严峻考验,两年多来我们走过了一条坎坷的文化办学之路。
一、领悟北师大先进教育理念的内涵,体会巴蜀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学校悠久的历史积淀,逐步提炼出我们的治校理念。
2003年3月底,我以学监的身份带着海威领导的重托来到成都实验中学,我首先看到的就是“我们坚守以人为本,教育就是服务的思想”---这样的教育理念,那么教育理念内化为我们的教育信念再外化成我们的教育行为,靠的是什么?我认为是学习与创新;北师大的教育理念再好再先进如果不能很好地与成都教育的实际相结合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要包容和整合。当时恰逢“非典”肆虐,温总理在答记者问时的一句话深深打动了我,他说:“一个聪明的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特别是在困难中学习。
”对,面对学校发展遇到的困难我们要学习,“致力于建设一所学习型的学校”成为我的教育理想,顾明远老先生倡导的“真正的办学是文化办学”的思想成为我治校的指导思想。
经过两个月的调查研究和学习思考,到6月初接手校长工作时我拿出《2002—2008振兴学校发展纲要》,初步表达了这种思想:“在构建学习型学校组织的过程中优化教师团队,积极推进“名师培养工程”。(1)通过学习型学校组织的建立使教职工个人的成长和学校组织的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大家团结在共同的目标之下一起学习,一起接受挑战,一起分享成功。
(2)通过学习型学校组织的建立形成“团结、奉献、求实、创新”的学校主流文化。(3)通过学习型学校组织的建立,尤其是在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和相应的教师培训中把新课程的观念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使教师在学习发展中与新课程同行,打造新课程教师培训与成长的新模式——师大支撑、学校搭台、专家帮带、科研助推、个人努力。形成“尊师重道,让名师焕发光彩,甘当人梯,让青年脱颖而出”的人才培养机制。……”《纲要》与教师们一见面立即引起了大家强烈的反响,以至于在当年暑期的教代会上不需讨论直接通过。由此,我看到了一种新的管理机制的引入焕发出的是一所老校的勃勃生机,一种新的与时代合拍的治校理念调动的是广大教师的积极的学习与工作热情。
去年12月下旬学校要举行首届科研周,教师论文集《滴水藏海》首篇文章,我思考了一段时间最后还是锁定了“文化”这个词,题目是《弘扬主流文化,凝练学校精神》,其中对学校精神我是这样理解的:“学校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最高体现和概括,是一所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和政风的总和。它能创造出一种潜在的、弥漫的、浸染于整个校园中的精神风范,它能象春风化雨一样润物无声,极大地影响学校师生的价值选择、人格塑造、思维方式、学术氛围、道德情操、行为习惯等。学校精神在办学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文章的最后我写了这样一段:“在深入学校工作的半年来我经常用《周易》中的这样一句话来鞭策自己: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因为办学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北师大先进的教育理念要与悠久的巴蜀文化相融合才能在成都基础教育的这片沃土上显示出勃勃生机。因此,在学校的工作中我和我的同事们逐渐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包容产生和谐,学习推进创新,卓越成就未来----这应该就是我们的学校精神吧!”
在科研周开幕式的致辞我用了今天的发言题目----致力于建设一所学习型的学校。其中对学习型学校与教师专业化发展做了这样一段表述:“面对新课程改革,在新基础教育的伟大实践中建设一个学习型的学校组织,并通过这样一个学习型组织造就新型教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成就一批名师是我---一个中学校长的理想,也是我们这样一所学校求得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 ”
以上就是我和我的同事们探索学校发展寻找理论支撑的一段不平凡的心路历程。今天想来这一思想过程和实践经历验证了《水木清华》中的一句话“学校一个时代的精神如何,就看校长的态度怎样”。
下面和同行们交流一下我是如何践行我的教育理想的。
二、挖掘学校历史,整合校友资源,为学校的发展寻找校史中凝练的文化根基。
接手一所学校我首先面对的是对学校历史(包括对新校成立以后半年多工作)持什么样的态度?我认为应该尊重和继承,不能因学校名称的变迁和主办方的更换而无视学校的历史,我的这种思想在今年4月29日欢迎原校40年代校友两院院士闵恩泽荣归母校并设立闵恩泽奖学金的仪式上的讲话中体现了出来:“挖掘学校历史,整合校友资源,为学校的发展寻找校史中凝练的文化根基。一所学校的历史以及在他发展的过程中所凝练的校园文化如何传承?我认为是要靠一些人物,以及发生在这些人物身上的典型故事传诵下去的。今天,我们作为后来人要续写学校的历史,首先就要尊重、继承学校的历史,通过挖掘、整理校史,展示学校历史上的名师、名生,以激励后人,通过校史上的典型人物串起学校的昨天和今天。进入新世纪,北师大先进教育理念的注入给我们这所百年老校带来了新的活力,新的课程改革,又给学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历史昭示我们这一代是再创学校辉煌的人,我们将不褥使命实现我们的诺言。”
今年教师节前夕,我拜访流沙河老先生,当我谈到学校实行诚信考试时,老人眼睛一亮说:我们在当年省成中就有不用监视的考场,2002年我还写文章《有过这样的考场》发表在《文汇报》的《笔会》栏目。老先生后来叫人复印了这篇文章给我送来,写得果然有趣。
现在,我们正在请解放前就在学校工作的老校长口述学校历史,以备专人整理。
三、用现代管理理念构建一所学习型的学校,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制度保证。
我们认为:学校的发展在于改革,学校的改革在于创新,学校的创新在于学习,要使学习成为每一位教师的生活方式,因此建设学习型的学校组织势在必行。按照现代管理组织结构趋于扁平化和学习型组织尽最大可能将决策权下放到基层的要求,我们对年级组、教研组和行政处室的工作职能进行了重新界定:年级组要成为组织教育、教学和管理资源,对学生进行全程有效管理和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的基层战斗团队,因此,年级组要按照新课程的要求,从本年级学生身心特点和习得规律出发开展工作,担负起对教育教学综合执行职能。教研组是落实教学、科研和教师培训工作的研究团队,因此要重视学习与反思,积累与提炼,进行教研和考研,不断改进教学和考试评价方法,担负起教学研究和科研职能,备课组要担负起教学执行职能。行政处室是有效组织行政资源,对一线进行政策服务和行政服务的保障团队。一年多的实践证明各级行政、学术组织保障和服务职能的转变既能实现现代学校“扁平化”管理的要求同时也能适应实践新课程对学校行政管理的需求,纵横交织的学习、服务和管理网络使教师的个体发展与学校组织发展相协调,使我们的管理理念与教师的生活理念相协调,使我们的教育理念与教师的认知理念相协调,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与学习型团队建设相依托,形成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和谐发展的局面。
为了推动教师不断学习,我们每月要请一场专家报告,要安排一次教师学习与交流论坛;每周教学科研处都要发两篇“教师学习活页”供教师学习、参考和反思,活页内容广泛多样,有教育专业文章、科技前沿知识、时事综述、名人轶事、做人处事修养专题、精妙美文欣赏等等,这样长期积累将会丰富教师的精神世界,形成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还不定期地开展研究沙龙活动就学校发展问题、教学专业问题等进行专题研究----这些构成了组织学习的基本形式。只有不断学习方知自己之不足,通过学习交流不断扩大教师的专业发展内需,我们要求每位教师都要积极主动地科学规划自己发展的近期和远期目标,并把自身的发展目标与学校发展的总目标结合起来;要求干部通过学习提高管理水平和专业引领能力。学习正在成为教师们的一种生活习惯,学习改变着教师的心智模式使教师提升并超越自我,学习使教师从教育信念到教育行为实现着“蜕变”,学习使大家的认识统一,绘就了学校的远景目标,学习创新推动着学校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随着校誉的远扬省内的名师开始向这里聚集,更多的学生开始选择我校。现在,当我们问家长为什么选择我校,家长的回答很简单,一是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好,二是教师的教法新。在学校的发展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每位教师都在丰富和发展着学校文化,都在实现着学校的办学理念。
在打造学习型团队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
l 可持续发展的教师在学习型团队之中
l 教师的专业成长靠的是自身的内动力,因此要刺激教师不断地学习促进其专业发展内需
l 办成一所名校必须要有一批名师的支撑
l “抓名师就是抓教育质量,就是培养优质教育资源”
四、倡导人本管理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学校管理说到底是文化管理,人本主义是文化管理的指导思想,它已经成为教育界的普适价值观念,“以人为本”无论是作为一种教育思想还是作为一种教育管理思想,其本质特征是在教育或管理中要坚持以激励为核心从而激发人的积极性,调动人的潜能。清华大学第9任校长梅贻琦先生曾经讲过这样一段话:“师资为大学第一要素,吾人知之甚切,故亦图之至急,大学之良 ,几乎全系于师资与设备充实与否,而师资为尤要;吾人应努力奔赴之第一事,益为师资之充实。”人是组织的宝贵资源,我们把管理的重点放在校内的人力资源开发上。学校的组织环境能否调动成员的积极性是学校表现优劣的关键。我们鼓励教师开展以校为本的教育教学行动研究来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创建教师的“职业化”生活方式进而形成学校的特色与传统。学校注重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动和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三种力量的有机整合,建立教师自我反思的教学制度和同伴互助的教学文化,以开放的心态积极主动争取来自各方面的专业引领。我们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实践推出了“名师培养工程”,以“师大支撑、学校搭台、专家帮带、科研助推、个人努力”作为造就名师的新模式,充分整合京蓉两地的名师资源和北师大的专家资源,逐步形成了宏观专家重理论,把方向,中、微观专家重实操,给方法的专家指导模式,实践着科研兴校、专家助校、培养名师造就名生,创建名校的学校发展之路。学校通过“把专家请进来,让教师走出去”和“老带新、新促老”结对子等形式,使一大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他们正日益成为教师队伍的骨干力量,成为实践新课程的主力军。在学校成立的两年多来共派出近50人次的教师到北京、上海、广州等教育发达地区学习,请进北京和成都的20多位宏、中观专家来校讲学。不少教师活跃在北师大附校系统和成都教育系统的教育研究队伍中和学习交流的讲台上,在去年的北师大附校第四届文理科教学研讨会上我校的《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文综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由李云老师代表学校做交流,受到各兄弟学校好评;今年上半年首届“海威杯”课堂教学大赛,学校派出何敏和江晓音两位青年教师参加分获英语组一等奖第一名和语文组三等奖。青年物理教师李俭惠老师在全组教师的支持下,获得成都市说课、赛课一等奖第一名,并代表成都市参加四川省青年教师赛课获二等奖,接受四川电视台《名师名校》栏目的专访,成为正在快速成长的青年教师群体的典型代表。
随着学校声誉的提高,尤其是在今年4月12—14日学校成功承办全国性大型学术活动“新课程背景下的名师培养与名师成长论坛”之后,成都市把越来越多的教科研等学术活动安排在我校,这样又为教师脱颖而出、向名师学习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搭建了更大的平台。
五、开展校本研究,开发校本教材,提升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层次。
我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我坚信:一个人的思想有多远,他就能走多远。在外地办学很不容易,但是我们坚持做事、为人要体现出我们北师大的大气和精神,所谓“居高声自远”。尽管我们的工作起点不如在座的兄弟学校高,但是我们认为立意还是比较高远的。
我们始终把握要在科研的状态下开展工作,要用科研的态度、科研的精神、科研的方法对待学校的各项工作。一所学校、一所要铸就未来的学校,必然会以科学的态度、科研的精神抓住新一轮课改的机遇,从构建学校未来的战略高度去实践新教育理念,实现新课堂教学模式,去开发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去创设包容、和谐的校园文化。新课程改革的实现形式是“一标多本”,即由国家设计统一的课程标准,在此标准下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的开发和管理,其中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是一个重点,因为它赋予了学校和教师新的使命和角色,因此学校的管理模式要转变,教师自身角色定位也要转换。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新课改不仅仅是教材的改革,更是一种教育文化和学校管理文化的改革,基于这种新的“文化”引导广大教师实现从教育理念到教育信念再到教育行为的转变。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根本依托点在于学校管理文化的创建。
为此学校专门成立了以校长为主任的科研工作指导委员会,并集中了学校一大批热爱科研的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现已形成了三个国家级课题研究室,一个省级课题研究室,两个市级课题研究室,八个校本课题研究室。本学期市级课题《新课程理念下,学科课堂教学优化实践研究》的启动统领起了学校的各级相关课题。
我校作为中央教学仪器所的国家重点课题《新课标下物理实验仪器研究》的主研单位,于9月21日刚刚承办了中期结题会,与会同行和专家不仅对物理组老师们改进的34个实验惊叹不已,对中期结题报告的科学性、规范性、实用性、可操作性都给予了较高评价。
学校在推进新课程的实践中勇立潮头,大胆实践与创新。形成了初中以英语为特色的必修课,以学科竞赛辅导与综合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的选修课和活动课的三位一体的课程格局;高中正在尝试校本化的文科、理科综合教学实验;小初、初高的适应性教育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的系统的衔接教育体系。
第一、衔接教育教学走向
“校本课程”
|
总体要求 |
教学任务 |
教育任务 |
成 果 |
初升高直升班衔接教育教学 |
按照抓落实、重实效、超前性的总原则,设置课程和实施教育、教学。通过直升班学习的学生应有“学习方法上的优势,思维能力上的优势,情感意志上的优势,课程超前性的优势”。 |
初中:初中知识结构系统化,思维能力多元化,意志品质习惯化。 高中:以新课标为指南,以建构知识结构为载体,以能力形成为目标,以落实考点为重心,有预见性开展铺垫性教学。 |
教育学生从初中过渡到高中的过程中,自己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生活习惯、意志品质、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等如何完成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逐渐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要注重融合、和谐、尊重思想的教育。 |
现已形成了初升高直升班的校本总大纲和分学科大纲10份共计几万字;形成了校本衔接讲义9本达几十万字。 |
小升初衔接教学 |
小升初衔接教育,是使进入我校的初一学生赢在起跑线上的具体措施,通过衔接班学习的学生与没有通过衔接班学习的学生在初一学习时应有“有心理承受能力的优势,与同学相处,与新老师相融,与新的生活、学习、娱乐的校园环境适应的优势,有基础知识结构化的优势,有学习方法的优势,思维能力上的优势,情感意志上的优势,课程适应性的优势”。 |
教学任务:语文、数学、英语:找到初中学段与小学段的内容,教法、学法、学生认知习惯和认知规律的衔接点,使基础知识结构化,使学习方法最优化,使思维方式多元化,情感意志人文化。科学(生物、地理)实验探究活动课,人文(政治、历史)社会综合实践课,艺术欣赏与体育活动课:以提高学习兴趣为途径,以建构知识结构为载体,以传授学习方法和培养学习习惯为目标,有预见性开展铺垫性教学,使学生感到初中的自然科学的内容是有趣的,方法是精妙的,世界是美丽的,同时,认识到自然是我们大家的生存环境,学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学会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使学生树立热爱大自然的情怀,热爱生活的情感。 |
|
已形成了小升初的校本总大纲和分学科大纲6份共计上万字;形成了校本衔接讲义6本达几十万字。其中的英语的—“英语桥”已形成了校本教材。 |
第二、初中从选修课、综合实践活动课走向校本课程(略)
第三、高中从研究性学习走向校本课程(略)
教师参加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使教师找到了归属感,体会到教育工作是充满智慧和创造的事业,提高了课程意识,逐步掌握了课程技术,加快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
开发校本课程一年多来,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走上了一个大台阶,近一年中教师论文评比获国家一等奖1篇,国家二等奖7篇;三等奖5篇;获北师大附校中心一等奖2篇,获北师大附校中心二等奖2篇,获北师大附校中心三等奖8篇,获成都市一等奖5篇,二等奖27篇,三等奖37篇;在国家级刊物、省、市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7篇。
教师的进步使我们欣喜,我们好象看到了学校发展的美好前景,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我们明年就要拿第一张通行证----第一届高考出口成绩单,我们的压力很大,但是能得到大家的支持我们又很有信心,让我们用加倍的努力来面对吧!
各位专家、各位同行,我们深知我们的事业刚刚起步,今后的道路还很艰辛,但是我们在北师大这个大家庭中,有丰厚的教育资源可以共享,有大家的支持和帮衬,完成北师大优质教育资源服务成都辐射西南的使命,实现学校跨越式超常规发展的战略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欢迎大家到成都!谢谢!
2004年10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