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上启下,继往开来,为实现第二个三年的目标而奋斗
-----在首届教代会第十次会议上的讲话
刘增利
各位代表、老师们、同志们:
2006年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国上下各行各业正在总结“十·五”期间的工作,用科学的发展观积极筹划“十一·五”的发展蓝图。我校在顺利走过第一个三年完成学校发展的各项指标的基础上,已经踏上了第二个三年的征程。今天我们召开教代会及全校教职工大会就是要总结2005年的工作,展望学校未来三年的发展前景,振奋精神,真抓实干,迈好第二个三年的第一步。
一、对2005年工作的回顾:
(一)、行动研究,注重反思,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
“在科研的状态下开展工作,要用科研的态度、科研的精神、科研的方法对待学校的各项工作”是我们提升日常工作科研含量及科研工作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实际的工作法宝。
1、市级课题瞄准课堂有效性,更显现实意义。
在2004年12月学校第二届科研年会上我提出:“打造新课堂是课程改革赋予我们教师的一个重要的时代任务,也是当前和今后学校教育当中一个重要的、鲜明的、具有特色的任务。”届时我们正式启动我校独立承担的市级课题《新课程理念下,学科课堂教学优化实践研究》,围绕这一研究课题,一年来全体同仁研究课堂、创新课堂,尝试以课堂为平台建设一种新的教学文化和学习文化。2005年12月的第三届科研年会我们把主题确定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上,作为课题的第一阶段总结,每个教研组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找准了自己的研究点,像数学组的“有效课堂:数学教学永恒的追求”为题的发言从5个方面诠释了“有效教学”,并将有效教学的理念与数学教学的特点有效结合,开展了“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数学考点落实,促进能力过手”的教学研究,以此践行有效教学的理念。他们的研究有理论支撑,有明确的目标,有扎实的实践,有与课堂实际紧密结合的数据分析,他们还根据他们的实践编制《高中数学知识点测评题集》,最终实现“有效地服务于教学”的目标。像物理组《简易物理实验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中的作用》的研究无论在实验研究的课程开发方面,还是在优化课堂教学效率方面都很有推广价值,去年7月份在北京召开的国家级网络课程建设研讨会上交流得到与会专家的首肯,年终还获得了成都市科研成果一等奖。其它各组的研究也体现了本学科的特点,有很好的研究点和创新点,为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抓手。展示了我校一年来在市级课题统领下,以科研促教研、以学科特色优先发展带动学科群发展的实验研究新成果。由于我们的课题研究扎实、深入、有效地结合教学实际,获成都市“十五”教育科研优秀课题二等奖。
2、第一轮英语教学实验结束,成果丰厚,初中英语教学特色基本形成。
经过三年的教学研究实践我们形成了一整套初中英语教学改革实验研究方案,形成了以人教版教材为主修教材,英美原版教材为辅修教材多种教材整合并用的教材体系,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报告、研究论文和小初衔接教材。学生听、说、读、写、用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普遍提高,中考和初中调研考试成绩名列全是前茅,2003—2005年参加三届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获得国家级三等奖以上36人次,成都赛区二等奖以上55人次,合计91人次。特别是我们的英语教改还带动了学生各科学习成绩的提高。在第三届科研年会召开之际,在张校长的带领下英语组全体同仁全面总结了教改情况,形成了一本极俱份量的《英语教改实验报告汇编》,标志着我校初中英语教学特色基本形成,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个教研组团队发展的有效途径----那就是有效的科研,它不是空中楼阁,是和教育教学实际紧密结合的行动与反思。我们的研究既是服务课堂、服务学生、服务学校,同时也使教师自身得到了发展。正如国家课程标准《英语课程标准》核心组成员
3、在研究与实践中丰富了衔接教育的内涵,高中直升班的课程超前优势凸显。
三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小升初衔接教育研究,2003年进行英语教学衔接开设“英语桥”,2004年和2005年对招收的初中新生进行为期十天的衔接教育,由本校初一的教师组成教育管理团队,对学生进行初中教育管理模式的适应性培训,心理准备和情感态度的疏导;由教研组落实课程计划,以小学的知识为载体渗透初中学习方法和学科方法,以期使学生赢在起跑线上。这一做法得到家长的支持,学生的配合,同时也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因为学生提前了解了学校,适应了我校教师的教学方法,知识衔接更使初中与小学知识做到了“有效衔接,适当渗透”,因此,我校初中学生始终保持着较强的学习优势。目前,英语已经形成了校本衔接教材《English this way》,其他学科在特级教
初三学生提前直升,高中课程适度超前实验是我校留住优质生源,改善高中办学环境,保证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决策。我们从2003年开始做直升生工作到2005年组建直升班形成课程适度超前的模式,可谓是一个了不起的思维到行为的飞跃,是“穷则思变”的必然。但是我们没有急功近利而是把它纳入到科研的轨道来研究,用科学的方法和理性的思维去实践,在工作中自然也积累很多好的做法,这些必将指导我们今年和今后的直升工作,也必将在2008年创造我校高中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二)、三年的努力与奋斗,我们实现了学生成才,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总结出了“名师造就名生,名生成就名师,名师名生铸就名校”的学校发展模式
第一、学生成才: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今年首届初中毕业生除104名优秀学生(包括年级前40名学生中的37名)直升本校,剩下的78人参加中考,取得了中考总平均分排成都市第六名的好成绩,最高分超出重点线78分,使本届初中毕业生的优秀率达到了76.5%;首届高中毕业生本科上线率达到40%,按照成都市以入口量出口的考核方式,高考出口比当年入口成绩翻一番,实现“低进高出”的目标。我校的中、高考成绩均获得成都市教育局表彰。三年来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共获国家一等奖8人次,二等奖20人次,三等奖17人次;省级一等奖2人次,二等奖4人次,三等奖7人次,成都市一等奖71人次,二等奖78人次,三等奖83人次。今年学生参加成都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获团体第四名的好成绩。
第二、教师成长:教师超常规发展。在“师大支撑、学校搭台、专家帮带、科研助推、团队打造、个人努力”的教师专业化成长模式关照下,2004年我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又有了新的超越。语文教师江晓音被评为成都市第十六届优秀青年教师;暑假中,物理教师李俭慧代表四川省参加全国物理教学创新大赛获得高中组一等奖,这当中凝聚着物理组教师团队的精诚团结与合作精神,追求卓越的科学理性的研究态度,以及
第三、学校发展:学校跨越式发展。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的迅速提升见证着学校发展的轨迹;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标志着一个优秀品牌的逐步形成。学校已经从一个基础薄弱校逐步成为成都市的优质教育资源。
(三)、在生源质量改变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背景下,德育工作正在实现全面转轨。以暑期的德育研讨会为标志我校的德育工作出现了几个新的趋势:第一、对班会课的研究与市里接轨并向高水平看齐;第二、德育队伍在专业化水平上有了新的发展,发展的标志不仅仅是德育论文的获奖量,更突出表现在对学生和家长的驾驭力和引导力上;第三、青年班主任开始成熟,一批青年教师走上班主任工作岗位很快胜任工作;第四、德育与教学一体化形成教育合力的趋势开始显现。2005年学校德育工作还拿到了几个重要奖项:市级校风示范校,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校,示范性家长学校等。
(四)、以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政治契机,促进两支队伍建设,推动学校发展。
2005年7月上旬第二批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始,学校领导班子清醒地认识到这是学校发展进入第二个三年的重大政治机遇。我们及时找准学校在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即党员干部的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与改制后学校面临着教育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核新课改的压力越来越大的矛盾,教职工的服务意识与“三满意”要求有差距的矛盾,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与学生和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水平不断提高的矛盾。“三大矛盾”确定之后,在学年工作计划中明确提出开展“先教”活动要做好“四个结合”,即党员“先教”活动与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相结合,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相结合,使送教下乡的活动做得扎实、深入、有效;党员“先教”活动与师德建设相结合,宣传身边的师德榜样,学习身边的师德楷模,做学生满意的教师,创社会满意的学校;党员“先教”活动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相结合,增强干部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形成一支优秀的管理团队引领学校可持续发展;党员“先教”活动与吸纳中青年骨干教师入党相结合,扩大党员队伍,使教师群体的政治思想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相得益彰。在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半年中,学校党政配合动员全校教职工始终围绕学校进入新的发展期所遇到或将要遇到的问题,紧紧抓住两支队伍建设(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队伍的建设)问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使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紧紧抓住师德师风问题广泛开展大讨论,请优秀党员、师德标兵开展师德论坛,用身边的榜样引导和教育大家,促进了师德水平的整体提高;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和谐成都”的号召与金堂实验中学开展手拉手结对子活动,送教下乡活动使我校教师受到锻炼,使兄弟学校得到帮助,即践行了北师大“办好一所学校,服务一个地区”的宗旨,又实现了与兄弟学校共同发展的双赢结果。
我校的“先教”活动组织严密,方法创新,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得到了市“先教”办、市委巡视组领导和来川调研的袁贵仁副部长的肯定和好评。同时我们也有以下的体会:党政配合,形成合力是推动学校事业向前发展的法宝;抓住机遇,发展自己是寻求组织发展的动力源泉;做好常规工作是应对重点工作和临时突发工作的前提;建立长效机制是巩固阶段性成果的重点。
(五)、挖掘校史,名师、名生展风采;激励后人,全校师生受鼓舞。
一所百年老校的厚重历史是学校发展的文化根基,我们沿着名师、名生这条线索深入进去感受到一种质朴与醇厚,卷宗已经尘封数年,但因为斯人还健在,则斯人的精神还可延续和发扬。我校名师邵仲节,享誉画坛的“邵牡丹”是我们在2005年追踪的校史人物。从邵老诞辰80周年从艺60周年画展开始我们关注这位老人----关注他的师德、画艺,关注他的艺术教育人生,关注它的绘画成就和艺术教育成就,关注邵老培养和影响的学生……,我们被震撼着被感动着。从教师节邵老回校做师德报告讲教育人生,到邵老召集弟子二十多人回母校笔会寄情,再到
(六)、后勤和财务管理继续向集约化、精细化方向迈进,主要表现为在不降低管理质量的前提下运营成本没有出现大幅度提高,一方面说明后勤较好地控制了成本作到了充分节流,另一方面说明财务的预算和调控能力大大加强。2005年普通经费预算为600万元,实际全年共发生成本费用580万元,节约预算20万元,但同2004年相比还是增长了39万元(2004年发生成本费用541万元),主要是人力资本支出较高(2005年休产假女教师较集中,下半年因净增了3个教学班教师随之增加12人)。可见加大班级容量是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率的关键。
2005年上半年学校的财务状况可谓是如履薄冰,办学经费步履维艰,但是我们采取积极的财务政策----挖潜、预算和调配,在不影响教职工工资和学校正常办学经费的前提下紧缩银根实现了“软着陆”,同时采取积极的招生政策----直升生实现质量和数量上的突破,小学升初中外地生源提前考试和录取以解决现金流量不足的问题,最终实现全年总收入651万元(其中直接收取学生费用537万元),使学校度过了建校三年来在没有上级财务支持情况下的最难关,使学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经济自主和收支平衡,为学校进入第二个三年打下了较好的经济基础。在这里我要感谢全体同仁的理解和支持,感谢招办和财务人员的积极努力。
(七)、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训更科学、严谨和务实。走过学校起步发展的三年,学校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更趋理性和实际,我们一方面追求高学历,同时也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一方面强调结构合理,同时也要求不拘一格降人才;一方面积极引进人才,同时更注重对教师队伍的培训。2005年我们共引进3位特级教师,为突出特级教师的引领作用学校还成立了特级教师工作室, 特级教师在学术研究把关,青年教师培养和配合学生教育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在教师的培训方面依托于学习型学校组织建设,同行之间的交流和《教师学习活页》常抓不懈,暑期集中培训和阶段性的集中学习成为惯例,围绕各教研组的研究兴趣和研究重点的学习活动更加自主和灵活。随着学校进入稳健发展的新阶段,学校对人力资源的需求门槛将进一步提高,同时对现有人才的培训力度还要加大,人力资源进入新的整合阶段。
同志们,在看到我们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在方方面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第一、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中,全面质量教育的观念和“教育就是服务”的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我们并没有真正做到“视学生为子弟,视质量为生命”,因此未能实现“招得进、留得住、学得好”的要求;第二、教育管理粗放,在班主任和学科教师之间形成教育合力方面未能完全达成一致,造成学生学习习惯较差,教学效率较低,成绩提高缓慢;第三、教师对于本学科教育功能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仅仅认识到终极的考试和甄别功能,对其日常的育人功能关注甚少;第四、过分强调生源的质量,回避自身的课堂教学因素和课下辅导因素,最终对学生对自己都表现出不负责任;第五、对素质教育理解片面,没有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尤其对高中的学生了解不够深入,对文化课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缺少分析,他还有什么没有别的发展空间?怎样去培养?等等。同志们,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校是一所由基础薄弱校改制的民办学校,在短时间内高中收到好的生源是很难的,但是学校要发展个人要生存,这是一个严酷的事实,我们必须静下心来克服浮躁情绪,从基础管理入手,按照“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的要求,开展真正的素质教育,以满足学生和家长对优质的教育需求。
各位代表、各位老师、同志们,改革开放以来企业人士偏好数字“8”,取其谐音“发”,我们是教育人士,我一直偏好“3、6、9”,这三个数字,因为它们象征顺畅、圆满。2006年我校与共和国一道进入新规划的开局年,应该是个顺利年、圆满年。今天的总结是为了明天的进步,今天的思考是为了明天的发展。我坚信有大家的共同努力和奋斗,在2006年我们一定会迈好学校发展的第二个三年的第一步,实现学校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的双丰收!
谢谢!
2006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