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科研年会主旨发言
致力于建设一所学习型的学校
----在首届(2003年)科研周开幕式上的讲话
各位专家、领导、来宾:
大家下午好,首先我谨代表学校对你们能光临我校科研周开幕式表示热烈的欢迎!一年多来北师大成都实验中学能在成都---这片教育沃土上发展是因为有你们无私的支持和帮助,我想籍此机会向你们致以深深的谢意!下面我将以“致力于建设一所学习型的学校”为题目作为我在首届科研周开幕式上的致词。
21世纪是人类对教育充满希望的世纪:期望有新的高质量的教育,期望培养出适应和推进社会发展的新人。有些学校把这种期望具化为自己的培养目标:“做豪迈的中国人”,“做有中国灵魂和世界眼光的现代人”……这不是干瘪的豪言壮语,这是中国教育人面对新世纪的教育理想之光,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体现,也是我们对新世纪学校教育的一种希冀。这些期望要成为现实必然要求有新型的学校,新型的教师。因此,面对新课程改革,在新基础教育的伟大实践中建设一个学习型的学校组织,并通过这样一个学习型组织造就新型教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成就一批名师是我---一个中学校长的理想,也是我们这样一所学校求得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
机遇总是和挑战并存,新课改是机遇更是挑战,对新教师是挑战对老教师也是挑战,对名校、老校是挑战,对新校更是挑战。但是我们有勇气面对挑战,因为我们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支学习型的团队,我们的团队有共同的愿景,这个愿景已经写进了《2002—2008振兴学校行动纲要》,为了实现这个愿景,我们对年级组、教研组和行政处室的工作职能进行了重新界定:年级组应该是组织教育、教学和管理资源,对学生进行全程有效管理和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的基层战斗团队,因此,年级组应按照新课程的要求,从本年级学生身心特点和习得规律出发开展工作。教研组是落实教学、科研和教师培训工作的研究团队,因此要重视学习与反思,积累与提炼,教研和考研,不断改进教学和考试评价方法。行政处室是有效组织行政资源,对一线进行政策服务和行政服务的保障团队。一个学期的实践证明各级行政、学术组织保障和服务职能的转变既能实现现代学校“扁平化”管理的要求同时也能适应实践新课程对学校行政管理的需求,纵横交织的学习、服务和管理网络使教师的个体发展与学校组织发展相协调,使我们的管理理念与教师的生活理念相协调,使我们的教育理念与教师的认知理念相协调,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与学习型团队建设相依托,形成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和谐发展的局面,实现对人的终极关怀。
同时,校本化培训也已经成为教师们学习生活的一种方式----现代教育理论学习、专家指导、帮带与评价、走出去与请进来的学习交流、同行间的教学案例分析、阶段性的教育教学总结、教师民间的“新教育研究沙龙”等学习形式已经或正在成为了我校教师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学习正在成为一所学习型学校教师的自觉行为。
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科研工作是现代学校的龙头工作,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求真务实是教育科研的精髓。学校将继续按照以学生发展为本与以教师发展为本相结合、学会学习与学会教学相结合、张扬个性与个性教学相结合的“三结合”方针开展科研工作。继续探讨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和思维训练为主线,培养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苗子的“导主和谐”教学模式。下一步我们要在科研的精神指导下在信息技术对学科知识整合的应用,初中英语、艺体特色,高中文、理科学科建设以及相应的校本教材的开发上,在德育课题---“尊重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等方面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大胆的实践。
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创造是教师职业内在尊严与欢乐的源泉。华东师大叶澜教授在谈到新基础教育改革试验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改变学校日常活动来改变人,改变师生在学校的生存方式,其中,首先师教是在学校的生存方式和职业角色定位,改变教师作为大纲等被动执行者和已有知识传递者的传统角色,而是努力把创造还给教师,使教育成为充满智慧的事业。惟有如此,学生在学校中才能获得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使学校的事业充满勃勃生机;才能实现学校变革与新型教师的形成过程的统一”。一个新型的教师就应该是在创造中体现自己生命的价值,在创造中挖掘教育的真意,在创造中展现教育的艺术。
教育是事业,事业的追求在于奉献。在新教育改革的实践中,教师与新学校同在,在实现新课标的实践中,我们与新课程同行。我们是一群志同道合者,我们是教育改革的志愿兵。我们学习着,我们实践者,我们思想着,我们追求着,我们创造着,我们奉献着,我们更收获着,所以我们快乐着!
教师专业化是新教育的外在要求,也是新型学校的内在需求和重要使命,同行们,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让我们共建我们的精神家园---学习型的学校组织吧!
最后,我想再一次用我们的学校精神与大家共勉:包容产生和谐,学习推动创新,卓越成就未来。
谢谢大家!
2003-12-23
以学习型学校为依托不断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
在第二届(2004年)科研年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专家、领导及同行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光临学校的科研年会。去年的学校首届科研周开幕式也是在12月份,也是今天这个会场我以“致力于建设一所学习型学校”为题致辞,一年来全校同仁在科研的精神感召下,用科研的方法对待每一项工作,使我们的工作不仅增加了科研含量而且使学校的事业整体发展日新月异;在落实新课程的实践中,教师群体与新课程同行,不断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学习型学校的特征和效益开始彰显。今天,我们以我校独立承担的市级课题“新课程理念下,学科课堂教学优化实践研究”的开题和相关子课题的阶段汇报为主要内容举行科研年会表明我们的研究视角已经从理念更新开始向课堂教学优化的策略层面深入,即如何打造新课堂。打造新课堂是课程改革赋予我们教师的一个重要的时代任务,也是当前和今后学校教育当中一个重要的、鲜明的、具有特色的任务。
在2003年暑期的学年工作会上我曾经讲过:新的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人”,目标是发展,关键是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的转变,其中教师教的方式决定了学生学的方式。时隔一年有余,我们再次回味这句话,我们的关注点不再是弥散的,而是瞄准了课堂教学,我们必须要给课堂教学赋予新的时代功能,那就是以课堂为平台建设一种新的教学文化和学习文化,新的教学文化和学习文化的建立将承袭传统并超越传统。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委会理事长王本中先生把新课堂的时代功能总结为:“三主一大”,即课堂是传授知识的主阵地,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实施新课程的主战场,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大舞台。我非常赞同他的说法,只有教师完整把握新课堂的时代功能,课堂才能成为充满生命活力的地方,课堂才能成为师生和谐发展、共同成长的地方。
下面我想重点谈一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
我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我们倡导文化办学的理念,致力于建设一所学习型的学校,其目的就在于为教师专业发展化提供良好空间。学校是师生共同学习发展的场所,学生在这里获得知识能力,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石,教师在帮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自我,开发自我,超越自我,改善心智,一步步成为理想的教师。学校要成为学习化组织是需要一个长期的修炼过程(包括研究教师群体与个体发展,个别学科与综合学科发展,学科与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规划目标与培训内容方式,还包括学习组织文化的形成与深化,促进者的指导、引领等等)。强力化的学习组织,如同一片沃土,教师专业发展会在此生根,开花,结出累累硕果。在推进学习型学校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形成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做法,这里我想与大家再一次分享我为建立“教师学习活页”写的一个小序:
同仁们:
建立“教师学习活页”的想法由来已久,今天才得以实现,我想这是学校发展的客观要求所致,也是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的内在需求不断加强之必然。
“教师学习活页”为我们实现资源共享搭建出一个平台。你读的一本好书,你看到的一篇好文章,你对教育的一种理解,你对人生的一点感悟……都可以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和交流。这里可以凝聚同仁们对教育事业的孜孜追求,这里可以凝练和深化学校的精神,营造出一个书香校园。
“教师学习活页”为我们投身基础教育改革提供动力。“学习推动创新”,教育是充满创造的事业,教师惟有成为一个学习者、思想者,才能使我们的工作具有创造性,才能使我们的课堂荡漾生命的活力。
“教师学习活页”促使我们成为“文化人”。过去的教育在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使我们缺失了很多文化元素,今天我们教育学生要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兼优,我们感到自身有些“浅薄”,因此,我们必须要在浩瀚的中国传统文化海洋中寻找支撑现代教育的文化根基,用世界文化中的优秀遗产丰富中国的现代教育。
让学习成为我们的生活习惯,用读书支撑我们的生命。
这段小序中所流露出的情感、希望……就是我对学习型学校组织中同行间关系的一种理解:一种心气平和的、水到渠成的、自然生态状的心灵交流与引领。
----新课程是师生共同铺筑的路,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佳途径。
用未来教育学的眼光看,课程应该是学生发展的阶梯,攀登的道路。它是处在动态之中变化着的,发展着的。一成不变,十年不变,二十年不变的课程已经永远成为历史。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放在课程的重要位置,把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提出。新课程的开发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提供了新的空间。但无论是综合课程,还是研究性学习都是师生共同面临的新领域,没有可资借鉴的范本,更加上这些课程体现学生个性化学习。因此,在教学中师生共同探索研究、学习开发就成为学习新课程的主要方式。教师的角色要发生根本变化,由灌输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伙伴,组织者,指导者;教师的知识面要大大拓宽,由学科型转变为复合型;教学手段要加以改变,由传统的“黑板加粉笔”转变为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提升提供了最有效的途径。学校要以教师的发展达成学生的最大化发展,最终实现师生共同发展的目标。
----教科研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力抓手。
教科研是为解决教育实践中产生的实际问题而存在的。今天我们倡导在科研的状态下开展工作,我们推崇行动研究、叙事研究、教育案例提炼,我们感到科研离我们很近,教学、教研和科研联系的是如此之紧密。记得英国当代教育家已故的史坦豪斯教授曾经说过:“教育要取得重大改进,就必须形成教师能够接受又有助于教学研究的传统。”这种研究应该是反思型的,教师通过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从教学主体、教学目的和教学手段等方面,从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等环节中获得体验,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上升为理性,使自己变得成熟起来。许多成功的教育者都有这样的体会,教科研能使教师变得聪明起来,能为教育教学插上有力的翅膀,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一个可操作的抓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教师的情感人格是其专业化发展的内在核心因素。
许多学者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一个教师仅仅拥有知识和能力,也不足以成为好教师,“当教师的知识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影响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是情感性因素”,因而强调教师对学生的爱心,即教师能否注意和关心学生的情感发展,教师自身是否具备情感人格方面的条件,这也就不难理解今天教育专家们呼吁“以人格塑造人格,以智慧启迪智慧”了。
同行们,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影响着学校教育发展的步伐,教育的发展影响着社会发展的步伐。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化发展将是我们这一代中国教育人面临的长期主题。让我们从打造新课堂入手来创建新的教育文化,让我们用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来推动学校教育品质的提高,推动中国教育的发展!
谢谢!
2004年12月11日
把握目标 强调方法 提高质量
——在第三届(2005年)科研年会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来宾、老师们:
今天我们召开第三届科研年会,并且把主题确定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上,说明两个问题:第一、经过一年的研究和实践,大家对我校独立承担的市级课题《新课程理念下,学科课堂教学优化实践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第二、在去年的第二届科研年会上,我提出:“打造新课堂是课程改革赋予我们教师的一个重要的时代任务,也是当前和今后学校教育当中一个重要的、鲜明的、具有特色的任务。”一年来全体同仁研究课堂、创新课堂,试图以课堂为平台建设一种新的教学文化和学习文化,有很多的感悟和体会,这些都会丰富我们的课改实践,促进我们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下面我想就目标、有效和质量这三个问题与大家交换意见。
首先、是目标----对新课程三维目标的理解和把握问题。新课程改革立足于关注不断变化的人,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课程目标定位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我国的基础教育在落实“双基”方面确实取得了很大成功,但是社会是在不断发展的,“今天的教育是为服务于未来社会之必须”,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全人”,而不是被片面追求升学率,被过分地强调知识,被考试和分数异化了的人。因此,在课程目标上改过去的“双基”目标为今天的“三维”目标,这不是简单的文本变化,而是教育思想的革命,三维目标的提出,既没有否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又倡导对知识思想文化内涵的理解,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让知识贴近实际,走进生活,还学科以本来面目。让知识鲜活起来,恢复教育应有的功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费恩曼说过:“科学是一种方法,它教导人们:一些事物是怎样被了解的,什么事情是已知的,现在了解到什么程度(因为没有事情是绝对已知的),如何对待疑问和不确定性,证据服从什么法则,如何去思考事物,做出判断,如何区别真伪和表面现象。”而“过程”则主要是指在一般的科学研究中,那种普遍适用的系统化的操作方法和步骤。传统知识观认为知识是表面状态的,知识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表征,是完全中立的,是不依赖于认识主体的,是一种客观存在,具有普适性。过程与方法的强调,是对传统知识观的全面超越。而探究学习方式的提出,又从具体的教学方式上保证了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学习不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已有的结论或结果,而是更着眼于这种结论或结果是如何得到的过程,如何去获得这种结论或结果的方法。这样的学习,不再是机械地死记硬背现成的结论,而是要懂得为什么是这样,即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在这过程中,学会对事实的尊重、对结论的谨慎、对错误的勇于修正等等。爱因斯坦对知识教育也有很深刻的阐述:“通过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教育的人性化凸现,弘扬一种超越狭隘课程知识的充盈着生命关怀的人的新教育,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亮点。
在我校老师的教学实践中就有这样的例子,陈伟燕老师请今年直升一班的同学与五班的同学交流学习方法,当有同学问如何记住数学公式时,一班同学的回答是:推导一遍,定理是证明出来的,公式是推导出来的。优生和一般学生的区别就在于学习方法,在于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和感悟,可见重视了学习过程和方法对于落实“双基”显然是重要的,也是有效的。
三维目标不是三块,而是一个整体,我们是否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任何一边的长或短都会破坏它是等边三角形这一特性,因此,三维目标不是要在知识、技能上生硬地加上情感,而是要把它作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整体把握的三个目标维度。因为实际上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始终存在的,只不过我们过去没有关注而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有一个态度、情感倾向的,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而且有可能,有相当多的学生是带着消极的情感在学习。我们现在就是要把它变成积极的,让学生热爱学习,甚至有意识地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觉化。
其二、是有效----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上个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特别是在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之后,引起世界各国同仁的关注。其核心问题就是教学效益。“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进步或发展。教学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钟启泉,崔允氵郭,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P223)教学过程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无论把教师在教学中的位置定义为辅导者、学习同伴还是信心建立者等等什么,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即教师教的方式决定了学生学的方式,教师教的方式好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就“想学”,只有“想学”才会有效。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大城市的孩子学得较轻松,成绩也很好,究其原因有人说是家长素质高,对孩子的学习关注多,我承认这是一个因素。但是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的因素,即教师教学水平高,教师用好的方法教学,而不是时间的简单堆砌,题海的无边无岸。好的教学应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激发情感,营造学生自主发展的氛围;2.培养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发展的动机;3.主动参与,提供自主发展的机会;4.学法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发展的质量。崔允氵郭 教授把有效教学归结为三句话: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这是一个很实在的归纳,如果真正达到这样的教学要求,就是既满足了学生终身发展需求的教育,同时又是满足了现实的社会需求的教育。在今天社会转型和教育改革的时代,我们人民教师应该承担起这个历史责任。
其三、是质量---对全面质量教育的理解。我们一贯倡导“教育就是服务”的理念,这是一个很先进的教育理念,这一理念包含以下五层含义:1.服务直接由人对人进行;2.服务必须准时提供,而且服务一旦提供就已经被消费,因此用检测的方法来控制质量永远为时已晚,比如,一个单元末或学期末的测试对于衡量学生的学习进展而言是太晚了;3.服务的品质无法修改,只能算是一种体会和感受,因此追求高标准永远都是目标;4.服务的重点大部分是过程,过程比结果更重要;5.教育服务由教师直接提供给学生,学生很难接近理论和理念的提出者,因此学校必须想办法激励一线教师,鼓励大家进修学习,以保证永远向学生提供最好得教育服务。从这个理解出发,我们是否可以做出这样的归纳: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和研究以保证自身较高的教学水准;教师要保证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是师生共同经历的愉悦旅行;教师要准确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评价提出引导性建议。
老师们,日前成都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提高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给我们明确了高中校和完全中学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使命,只要我们牢固树立质量和效益的观念,重视教学过程的有效性,肯定能够实现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实现学校发展的第二步战略目标,让我们携手努力!
谢谢!
2005年12月
打造有效课堂是我们的永恒追求
第四届(2006年)科研年会致辞
各位专家、领导、同志们:
欢迎大家的光临!今天我们召开第四届科研年会,这次会议的主题是:聚焦课堂、提高效率、保证质量。确定这样一个主题是基于去年的第三届科研年会“有效教学的策略与实践探究”,一年来我们按照“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的有效教学的要求,努力打造新课堂,丰富我们的教育实践,构建新课程下新的教学文化和学习文化。
在一年来的教学实践中,全体同仁用有效教学的理念丰富新课堂,用有效教学的行为实践新课堂,用持续地追问和反思提升新课堂。我们说有效教学是一套策略,所谓“策略”就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取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方式,包括教学准备策略、实施策略和评价策略。[1]教师在准备教学时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教学目标设计的有效性,二、教学内容选择和利用的有效性。强烈的目标意识是有效教学的基础,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心中有人”,教师心中要始终装着学生,要考虑学生有收获——三维目标所涉及的知识、能力和观念能否达成;要考虑学生可接受——学生是否具备建构新知识的基础知识和认知水平。整合教学内容和利用教学资源是教师的基本功,教学内容源自于教材和校本教学资源,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与教学目标相匹配,要能够形成与学生的互动,要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教学实施策略是指教师为了实施教学方案而发生在课堂内外的一系列行为,[2]我们说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师生的交流和沟通,这种交流和沟通是以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以及产生新的问题而实现的,因此,教师关注学生的思维,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或问题串)最为关键,问题的设计要有梯度,学生沿着教师预设的台阶顺利达到教学的目标是理想的境界,但是在现实的课堂上生生、师生间的思维互动所生成的新问题是即时出现的,它需要教师用应有的教育机智来引导和解决,因此它也是重要的思维资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兴趣可以激发追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兴趣,要通过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探究和体验的兴趣。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媒体的使用也是一个要注意的问题,必须明确媒体是为学生更好地掌握内容服务的,它只是一个教学的辅助手段,因此要把握使用的时机与程度,一定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时间。课堂管理也是教学实施策略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到课堂的时间分配,课堂的规则,课堂中师生的行为管理等内容,有效的课堂管理是由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机智来保障的。
教学的评价策略主要是指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作出的一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它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涉及对学生的学业成绩的评价也涉及对教师教学专业活动的评价。[3]评价的主要功能是改进或形成,而非单纯终结性的鉴定或选拔。因为当我们把教育定位为“服务”时,服务的特性就决定了服务是直接由人对人进行,服务必须准时提供,而且服务一旦提供就已经被消费,因此用检测的方法来控制质量永远为时已晚,比如,一个单元末或学期末的测试对于衡量学生的学习进展而言是太晚了,当然等到中考或高考来检验更是无法挽回。对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每个教师都会做,但是每个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所进行的测定和诊断是否达到了应有的信度和效度就大相径庭了,因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编制试题的能力,我们非常遗憾地看到由于大量的试题集和所谓的考典的出现使很多教师缺失了这个能力,这样的后果是不可想象的。研究表明,会编制试题的教师如果心态正常,一般来说,他的学生课业负担就不会太重。[4]
对教师课堂行为的评价,我们在每学期的期中和期末都要做,而且对于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也经常在用。但是今天我要讲的是教师个体要经常听取学生对自己教学的评价,如,让学生随时拿出一张小纸条写一写对教师教学的建议,个别征求学生的意见等形式,这种心态平和的评价即可以达到使教师改进教学的目的,同时也缓解了师生关系,促进学生民主意识的养成,也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还改善学生在学校时的心理环境。
上述我对教学策略的粗浅理解仅供老师们参考,因为教学活动是个性化活动,很难用一个固定的模式给框定起来。我谈一点儿认识的目的就是抛砖引玉,给大家提供一个探讨的对象和批评的靶子,促使大家形成自己的有效教学策略。
老师们,同仁们,课堂是我们教师的工作岗位,也是我们一生都要坚守的阵地,因此,当我们怀着感激研究它的时候,深感它永远都是新鲜的、深奥的。在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我们对新课堂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是实施新课程的主战场,课堂是传授知识的主阵地,课堂还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大舞台。我们说新课堂应该是生命的课堂,生活的课堂和生成的课堂,所谓生命的课堂就是要体现以人为本,关爱我们的孩子,善待我们的孩子,发现和挖掘他们的点点滴滴,象叶澜教授说的那样“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所谓生活的课堂就是要求师生要有开放的课堂生活,教师要通过教学设计使封闭的书本世界与鲜活的生活世界有良好的沟通,使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知识上构建新的知识。再谈生成的课堂,谈生成不是简单地否定预设,没有预设这个前提就不可能有生成和建构,我们提倡有预设的生成和建构,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们要有驾驭知识驾驭课堂的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教育机智。
老师们,长期以来我们把很大功夫都放在了打造一节课上,研究课、观摩课、参赛课是我们打造的对象,这次专家进课堂还是盯着一节课。为什么这么做?因为一节课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单元,就象京剧的折子戏一样。当老师们把有效教学的策略融入到每一节课之中去了,并成为了一种自觉的习惯,那么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教师的真功夫也就练到手了。这肯定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是一个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的永远都是在路上的过程,但是我们毕竟开始步入了这样一个程序。我的话讲到这里也就明确了我们后边要做的工作,那就是按照“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的有效教学的要求继续打造新课堂!希望经过一年的努力大家都能“唱好折子戏”,在落实有效教学的策略上都有所建树!
谢谢大家!
2006年11月
我们永远都走在研究的路上
第五届(2007年)科研年会致辞
张玉萍
各位领导、来宾、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又是一年辛苦的耕耘,又是一年潜心的钻研,又是一年大胆的实践,又是一年的开拓创新;岁月流转,时光飞逝,几许劳累,几许辛苦,我们北师大成都实验人以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索精神、饱满的研究热情和不懈努力的高昂斗志,迎来了又一个收获的季节。我们今天又聚集在这熟悉的地方,带着我们的收获, 怀揣着我们的理想,带着我们更高的追求,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召开我们的第五届科研年会。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我们历届科研年会的主题。第一届科研年会我们把主题定位在“ 致力于建设一所学习型的学校”上,第二届科研年会我们把主题定位在“如何打造新课堂”上,第三届科研年会我们把主题定位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上,第四届科研年会我们把主题定位在“聚焦课堂、提高效率、保证质量”上;今年,第五届科研年会我们又把主题位定在 "决战课堂,提高质量,关注学生,促进成长”上。我们按照“打造课堂、研究课堂、聚焦课堂、决战课堂”这个路径一路走来。
从2003年课题开题前的准备、分析、论证到2004年的课题开题报告,再到三年来我们的有效研究,我们始终把目光聚焦在课堂,我们的研究视角也不断从理念的更新逐渐向课堂教学优化的策略层面深入,我们的研究一年一个台阶,我们带着一年比一年更加深入的思考,践行着我们试图通过我们的研究来为改变目前教育普遍存在的“学生苦读,校长苦管,教师苦教,家长苦陪”,“三人行必有眼镜”的这种局面做着我们的贡献。
我们每个学期通过教研组共同研究来打造一节新课、一个单元课、一项复习课,组长定期的培训,教师的学习活页,教师自由论坛形成组织分享文化,以及请专家来激活我们的思维,我们走出去开阔视野等一系列学习方式,实现了研究团队共同提高,学科特色品味不断提升的目标。
当我们深深认识到,一节课是否有效绝不只是教师备课、讲课、学生记笔记、做篇子那么简单时,我们更加注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我们知道:学生的行为习惯影响学习习惯,学习习惯直接影响学习效果的时候。我们提出了“我们不是人人都做班主任,但我们必须人人都是教育者”的要求。
为了实现我们说的“有效教学”,我们还强调了教学中的三个“实”,即“真实、扎实、落实”,一个“新”,即“创新”。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科学发展,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我们在听课中发现:同样一个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上出的是不同的效果,所以说: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教师起着决定的作用。可以想象一节缺乏“真实、扎实、落实”和“创新”的课怎么有效呢!怎么能实现 “招得进,学得好,留得住,考得好”这一目标呢!
课堂是什么?是传授知识的主阵地,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实施新课程的主战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大舞台。是师生共同学习、成长的地方;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在第二届科研年会上刘校长提出了“教师的情感人格是其专业化发展的内在核心因素”,说到这里,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下今年全国初中英语课堂大赛上获得最高奖的一节课(北京北师大实验中学的何秀杰老师,原成都12中学生,北师大毕业,工作才2年多),话题是Problems(问题),在黑板上最先出现的是一张卡片,上面写着Problems,两边分别是一个男孩和他的父母,教师向学生说明了这个孩子与父母之间的问题,她向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课结束的时候,老师出示了另外八张卡片,上面写了八个单词,她告诉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是这八个词中的四个,看谁能找出来”,学生每读出其中一个,她就让学生用这个单词说句子,如果学生选的单词是办法中的一个,她便让学生造句并解释这个词的词意,她同时将这个单词粘贴在设计好的位置,当四个单词以一座拱形桥的方式粘贴完之后,学生发现这四个词分别是:Listen, Open, Voice和Equal(即:倾听、敞开心扉、沟通和平等),而将四个单词的首字母连起来又是 Love这个词,于是她揭去写着Problems的这张卡片,出现了一把钥匙,设计得之巧妙,何老师同时还说:只要有了Love这座桥,什么问题都好解决了。整堂课她都表现出了和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认真地倾听,真诚地沟通,向学生敞开心扉,这与她的课的内容融为一体,她的课无论从教学设计还是过程实施都应该说无可挑剔,这才是真正的有效教学。我在想,我们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领导和老师之间、同伴之间何尝不是这样呢?几年来我们带着我们的爱心和责任,更加关注学生的成长,关注他们的情绪,关注他们的情感体验,关注他们的认知水平,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关注他们的内在需求;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注重他们思维方式的培养,注重他们独立性、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最大限度挖掘他们的潜能,这符合新的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人”,目标是发展的这一理念。所以刘校长提出的这个理念不仅为我们“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健全人格、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明确了方向,还实现了他在学校“2003----2008振兴学校行动纲要”中提出的创建和谐校园人文校园的目标,所以我们说,我们的课题研究的价值在于和谐的个人、和谐的班级、和谐的团队的发展形成了我们的和谐校园,从而促进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这当中受益最大的是学生,几年来的成果证明了“教师在这里成长了,学生在这里成才了,学校快速发展了”。我们欣喜地发现很多老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渐渐的把”你认真听讲!好好记笔记!坐直了!别说话了!请家长来!”中的叹号改成了冒号:一个感叹号,一个冒号,却是教师观念上的根本转变。叹号就是命令,不考虑学生的感受;而冒号是后面还有内容,是告诉学生怎样好好记笔记,是教给学生方法。我们在逐渐理解着肖伯纳曾经为教师的定位,“我不是你的教师,只是你的一个旅伴而已。你向我问路,我指向我们俩的前方”。其实培育人才的过程,就是成为人才的过程。
今天我们借科研年会来总结我们课题研究的体会和认识,总结我们的研究成果,我们的研究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宝贵经验和有效方法。我们实践着从合格教学走向了有效教学,我们还要经历从有效教学到优质教学的过程。我们明白:结题不是结束,研究是我们永恒的主题,我们会沿着研究这条路一直走下去,我们会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困难,去迎接新的挑战,去攀登更高的高峰。
谢谢!
2007年12月15日
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发展
在第六届(2008年)科研年会上的致辞
各位老师、各位同仁:
今天是我校第六届科研年会,10月份我们在考虑这届年会主题的时候就想到结合今年学校借校上课条件较差的实际情况,着力在培养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方面进行研究和实践,我们提出的主题是“加强教师教学功底训练,促进教师把握学科内涵,探索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有老师还形象地把这个过程称为:用原生态的方式对青年教师进行绿色培养。这个过程从11月17日正式启动青年教师常规培训开始到今天整整40天的时间。回顾这一个多月我们所做的工作我有以下三点体会:一、青年教师作为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生力军,专业发展的内需非常强,这次从录像课和微格教学开始的青年教师培训迎合了大家专业发展的需求,开启了与成都市十万教师大比武活动配套的且兼具我校特色的青年教师培训活动。二、教研组、备课组活动以集体备课为基本模式,以统一和规范教学标高、教法、检测为主要内容,以培养青年教师为基本任务,使活动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把30岁以内的青年教师分成文科、理科和英语三个微格教学研究小组,聘请特级教师等学科专家现场点拨,大家在交流、互动与分享中形成学习共同体是一个很好的培养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模式。这一个月的工作只是一个序曲、一个好的开始,我希望大家一起沿着学习、交流、研究、实践、提升这条路坚实地走下去。
因为这是第六届科研年会,也是我们顺利实现学校第一个六年发展目标进入第二个六年的起点。抚今追昔,我认为很有必要对这六年的科研工作进行一个梳理。2003年第一届科研年会我们提出一个鲜明的主题“致力于建设一所学习型的学校”,表达出我们顺应时势的教育理想;2004年第二届科研年会我们继续深化这个主题,提出“以学习型学校为依托不断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并提出来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教师的情感人格因素是其专业化发展的内在核心因素”,届时我校独立承担的市级课题《新课程理念下,学科课堂教学优化实践研究》开题;2005年第三届科研年会我们把主题定位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上,着重探讨对三维目标的理解和落实;2006年第四届科研年会我们继续围绕课题进行研究,把主题定位在“聚焦课堂、提高效率、保证质量”上,在致辞中我强调:“一节课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单元,就象京剧的折子戏一样。当老师们把有效教学的策略融入到每一节课之中去了,并成为了一种自觉的习惯,那么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教师的真功夫也就练到手了”;2007年第五届科研年会我们又把主题确定在 “决战课堂,提高质量,关注学生,促进成长”上,届时我们研究了三年的市级课题《新课程理念下,学科课堂教学优化实践研究》校内结题,张玉萍副校长热情洋溢的致辞《我们永远走在研究的路上》展示出几年来我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发展路径,我们始终没有离开过对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注,我们始终在研究课堂教学,我们按照“研究新课堂、打造新课堂、聚焦新课堂、决战新课堂”这个路径一路走来。
《新课程理念下,学科课堂教学优化实践研究》这个课题在今年6月12日通过了专家鉴定,专家组给这个课题以高度评价:北师大成都实验中学以“教师成长为动力,以学科课堂教学优化为手段,以学生的健全发展”为终极目标,对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科课堂教学优化开展实践研究,既切合学校教学发展需要,又切中新课程教学问题要害,选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围绕课题研究确立一年一度的研究主题,抓住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设计优化(优化教学目标的设定、优化教学环节的设计)、课堂管理优化(了解学习需求、激发学习动机、形成良好氛围、纠正消极行为)、教学过程优化(方法优化、环节优化、实验优化等)、教学评价优化五个课堂教学优化的着力点,扎实、系统地探索了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的问题。课题研究的总报告,以及各子课题研究报告,都能自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来认识教育教学的方向,从认识上到实践操作上形成了较为丰富的成果。表现为:理论背景有厚度。体现出较为丰富的教育,心理学素养和研究规范。问题认识有高度。体现为对课堂教学现状的准确把握,对课堂教学优化要义的准确提炼,新课程理念下的一些学科的教学新模式,及提出的教师“培育人才的过程,就是成为人才的过程”等,均体现了现代课堂教学改革的特征,突显了其核心要素的作用,使该研究成果具有积极的实践改善意义和一定的集成创新的特点。该课题经过近四年的研究,成效显著。研究增强了教师的科研意识,改变了课堂教学行为,促使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显著地提升了学校的教育质量。希望学校对课堂教学优化的相关问题作进一步的深化研究。逐步形成学科可操作的优化模块和优秀典型案例。建议有关部门推广该课题的成果。
——这是专家鉴定组对我们这项研究的肯定和鼓励。教育研究是没有止境的,前一个研究的结束就是我们下一段研究的开始,前一段研究形成的成果是需要全员深化落实形成我们自觉的教育行为的,前一段研究中新的发现形成新的问题或课题需要我们继续研究。今天,我们请了一直非常关心我校发展的查有梁教授来给我们讲教学建模的问题,相信大家会从中受益,也会从报告中清晰我们下一步的研究走向。
下面我想谈一个话题: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在教师的成长。
老师们,“学生成才,教师成长,学校发展”是我们一直努力实现的目标,在构成学校教育的两大关键要素——学生、教师中教师是最为核心的要素,因为教师的发展决定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学生的发展水平。学校之大,不在于大楼之大,而在于教师之大。我们说教师的成长包括三个方面:人格成长,文化成长和专业成长。
教师的人格成长。所谓教师的人格是指教师的道德品质,是教师独特的性格、气质、能力的总和。教师的人格对于学生心灵的成长和人格的形成无疑具有深刻的影响,这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以及任何奖惩制度都无法代替的。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精神和人格起着培育、引导、感染和促进作用。教师的人格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是因为它有直接示范性的特点,我们常说用人格塑造人格。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被学生观察着、仿效着。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完美的化身。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声胜有声”、“润物细无声”的,是“浸润”。正像人们所说“有什么样的先生就教出什么样的学生”。由此可以看出,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教师的人格处于教育过程的前沿,教师人格风范的辐射和驱动着学生完美人格的塑造。所以,教师人格素质不只是教师个人修养的问题,而且是教育手段、教育因素和教育力量的问题。孔子说:内圣外王。《易经》云:厚德载物。夸美纽斯说:“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教学勇气》的作者帕尔默教授说:“优秀教学源于教师的自我认同和完善”。都是在说人格成长的重要性,不管你做什么工作都需要人格成长作支撑,从古至今无一例外。教师之为人师,人格成长应放在首位,应独善其身。
教师的文化成长。教师是文化的使者,是人类文明的传承着。但是现实中的教师缺少了人文的底蕴,少了文化人的洒脱与飘逸,更像一个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容器。“有知识没文化”的教师何以支撑起基础教育的大厦呢?我校初中一年级开设书法课,课程理念是“习字做人”,课程内容就包含了《弟子规》的诵读,但是我们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很少有把这门课程与初一年级孩子们的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这一方面是意识问题,另一方面我认为是自身传统文化底蕴不够的问题。教师要成为一个真正的文化人,就要用阅读支撑自己的生命,要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滋润自己的心田。为了促进教师的文化成长,今年科研年会学校送给大家每人一份礼物《教师人文读本》一套,我希望这套读物成为大家的案头读物,细细阅读,耐心品味,会受用终生。上次开班主任会我说我们现代人是“一片白云横谷口,几多归鸟尽迷巢”,有点可悲。余秋雨曾说:教育界倚重学历和填鸭式灌输知识的势头有增无减,却把真正要看重的文化素质、文化人格压掉了。丰富的知识如果失去正常的精神选择,将是一条极其危险的道路。大量知识拥塞在一起,很容易造成“精神短路”。我们要意识到这个问题,要通过我们自身文化的成长来尽可能地弥补当今教育的这个缺陷。
教师的专业成长。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是我们这些年一直抓的工作。按照新课程理念,学校既是教师工作的场所,同时也是教师成长的家园;课堂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同时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大舞台,因此,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课堂。课堂之于教师尤如水之于鱼,天空之于鸟一般,离开了课堂谈教师专业成长无异于缘木求鱼。这几年我们的课题研究一直聚焦在课堂教学,这次为了落实成都市十万教师大比武的各项要求,也为了使教师适应学校第二个六年的发展要求,我们仍然从课堂教学入手,采用随堂录像,“微格”剖析,专家点拨,自我反思等方式,从教学基本功,深研教材、把握学科内涵,教学设计(提问设计),有效课堂等多个方面分成文科、理科和英语三个大的学科板块分层次打磨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这个过程将是漫长的,需要我们坚持;这个过程有很多挑战,但也会有很多的惊喜,我们会惊喜于自身的进步与成长。我希望大家在这样一个研修的过程中形成学习共同体,丰富学习型学校的内涵,切实促进自身个体和群体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老师们,学无止境,教无止境,让我们按照教师成长入格、升格、风格的“三格”要求,努力实现自身的人格成长、文化成长和专业成长。服务于学生的成才,服务于学校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谢谢!
2008-12-20
构建新目标 走进新课程
第七届(2009年)科研年会致辞
各位同仁:
今天我们举行一年一度的科研年会,经过慎重考虑我们把会议的主题确定为:构建新目标,走进新课程。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主题,因为“新目标”和“新课程”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课程体系支撑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反映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
即将过去的2009年,上到国家总理下到平民百姓热烈谈论教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高度关注教育。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0年后的今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起草并向全社会广泛征求意见,教育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今年教师节前夕温家宝总理在北京三十五中听了一上午的五节课,下午对五节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并和老师们深度交流。温总理说:“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特别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从国内外的比较看,中国培养的学生往往书本知识掌握得很好,但是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还比较缺乏。这应该引起我们深入的思考,也就是说我们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比较重视认知教育和应试的教学方法,而相对忽视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应该说,我们早就看到了这些问题,并且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但是为什么成效还不够明显?我觉得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必须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地探索和改革。”总理的谈话话切中教育问题的要害,如何破解这个困局?总理也告诫我们要树立反思意识,大胆进行教育创新与改革,我想我们承担着这个责任。
10月31日一代科学巨星钱学森逝世“带走了一个时代”引发了人们对当下教育的思考,钱老在回忆他的求学生涯时说:“在我一生的道路上,有两个高潮,一个是在师大附中,一个是在美国读研究生的时候。师大附中的学习生活对我的教育很深,对我的一生,对我的知识和人生观起了很大作用。在钱学森近一个世纪的人生长途中,6年的中学不过是短暂的一小段。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位科学巨星对北师大附中的情感如此之深、评价如此之高?是当时学校实行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学生们在宽松的环境中能够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为其后的发展奠定了“人生的基石”。可见中学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我们的中学应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什么样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环境不仅关乎受教育者个体也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我们这所学校从她改制那天起就以教育改革为己任,七年来,“学习、创新”一直是我们的工作主题词。“小升初衔接教育研究”,“初三提前直升与高中衔接和课程适度超前试验研究”都是强调学段衔接的有效性,课程内容的适应性;“新课程理念下,学科课堂教学优化实践研究”强调的是教师用有效的教实现学生有效的学,落脚点是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这些创新性研究不仅增加了我们工作的科研含量,更重要的是促进了教师的成长,学生的成才和学校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学校教学文化的形成。
今天,从我校的内部情况看,由于教学楼灾后重建我们借校上课已经一年半了,在不稳定的教育环境中全校师生坚持与坚守,担当与负责,我们马上就要回迁、回家,启用现代化的新教学楼;在校生人数达到1800人的饱和量,初中做大做强高中做精的格局初步形成;08、09连续两届高中出口跻身国重校行列,稳居省重校前列,获得市教育局表彰。从教育的外部环境上看,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落实教育均衡发展,强力推进素质教育;2010年我省高中就要全面进入新课程。我们还没有来得及喘息就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对我们来说,新的起点是机遇更是挑战。我认为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是我们的整体思路,具体地讲就是:从修订培养目标入手,建设支撑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校节活动体系,形成和谐文化校园是我们实现内涵式发展的路径。
下面我对这个构想做近一步的解释。
第一、对我校培养目标的思考。
建校之初学校把“基础扎实,身心健美,品行高尚,思维创新”确定为培养目标,这个目标具有比较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学校特点,而且在学校发展的第一个六年起到了很好的目标导向作用。今天,学校已经进入第二个六年的发展,生源也有了相对的稳定。尤其是结合落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即将到来的高中新课程,我们需要对学校的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审视和具体细化,这也反映出我们作为北师大的附属学校追求的品味与层次。
朱自清先生早年在春晖中学任国文教师,他在《教育的信仰》一文中谈到:教育界都应把教育看成是目的,而不应是名和利的手段。什么是教育的目的呢?“教育有改善人心的使命”,如学校“重视学业,忽略了做人”就成了“学店”,就成了“跛的教育,就如跛的人不能行远一样”。我们要做“行得远”的教育,教育需要长远的目标和眼光,如果我们将教育的眼光投向学生离开学校之后的生活,那么我们的教育视界就会开阔起来。就如同马拉松比赛,如果运动员为了赢得一万米处拉拉队的喝彩而拚尽了体力,那它就与冠军彻底无缘。记得几年前我和大家讲:我们要坚信对孩子们一生有用的东西肯定能够应对中、高考的一时之需,我们要培养孩子们可持续发展的学力。
对学生个体而言,那些自觉地热心于社会公共事务的学生,将来最有可能成为卓越的社会管理者;那些对未知现象有着强烈好奇并表现出良好禀赋与执着精神的学生,将来最有可能成为杰出的科学家或工程师;那些醉心于某些事务并有超常的热情与天赋的学生,最有可能成为某个领域的大师,等等。我们的学校能否为这样的孩子提供个性化的关注与培养呢?我想这是可能的,而且我们正在做着这件事情。12月初,我在北师大招聘毕业生的头一天晚上接到了在北师大读金融专业的何其伟同学的电话,当知道我在北京时,他兴奋地邀请我去看第二天晚上由他主演的话剧,我说:明天我在师大招聘老师晚上要回成都,他有点遗憾,但表示第二天来招聘现场看我,第二天他真的来了。何其伟,这个有些叛逆的孩子,他能够走到今天的高度离不开我们的老师对他的个性化的培养与关爱。08、09这两届学生中这样的孩子很多,李海弋、杨阳、欧艺、刘子嘉、范小元等等,他们都有叛逆的一面,学习能力也各异,但我们的老师不抛弃、不放弃,用爱心呵护,因势利导,他们在这里都获得了很好的发展。七年来我们用执着与坚持践行着源自万世师表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诠释着“因材施教”的教育策略。
今天,我们又要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培养什么样的人再次成为我们思考的起点。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讲: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求真”就是追求真知,学习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做真人”就是做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这两个“真”字道出了教育的本质——至善、至美、至纯、至真。今天看来就是要通过“真的教育”让孩子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而不是以考试成绩论英雄的被所谓的现代教育“异化”了的人。我们要成为培养“真人”的学校,用乔老的话说就是建设“成都市第一文化学校”。
我们把品德高尚(明德)诠释分解为:良好的品格——孝敬父母,尊重他人,真诚守信;有理想——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理想追求;懂礼貌——待人接物得体,温文尔雅,与人为善;举止文明得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有吃相,谈吐大方,清新自然。
我们把身心健美(尚美)诠释分解为:健康——身心健康,身心和谐,有主动锻炼的习惯,会一种可陪伴终生的运动项目;有激情——对做的事情怀有满腔的激情;心胸豁达——具有包容精神,能与人合作与分享;有艺术生活格调——欣赏美,追求美,展现美,创造美。
我们把基础扎实(博学)诠释分解为:终生阅读的习惯——具有较扎实的人文积累,并追求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兼优;良好的思维习惯——有独立思考又善于吸纳优秀思想的思维品质,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初步形成具有可持续的学习能力。
我们把思维创新(拓新)诠释分解为: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了便于识记和落实,我把它归纳为“十个一”目标:一个好品德,一个好体魄,一身好气质,一个好成绩,一副好口才,一笔好文字,一门好才艺,一身好习惯,一方好人气,一个终身阅读的习惯。
第二、确立我校的学制模式,改造我们的课程结构、教育活动形式,实现“精、特”文化架构。
有什么样的培养目标,就要有相应的学制模式、课程结构和教育活动与之相适应,这些支撑着一所学校人才培养规格的达成,同时这些也体现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很办学品质。
我校作为一所高完中,经过前些年的艰苦努力我们已经形成了“大初中,小高中”的格局,而且高中的优质生源完全依赖于本校初中优秀学生直升。“初三提前直升与高中课程衔接和适度超前实验”的成功,已经勾勒出初、高中一体化的“25+35学制”模式,即初中2.5年,高中3.5年。这种模式使学生初中的学习更紧凑,高中的学习更从容,高中多出的0.5年在课程的安排上强调适应性与衔接性,使学生在心理和方法上都有很好的学段过渡。随着明年高中新课程的到来,这种校本化的设计将为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提供更加开放的空间。
我们在初中已经形成的英语活动课、阅读指导课、书法课、形体课等特色课程,经过几年的实践已经凸现出学科的育人功能,下一步还要总结和提升,争取在一年内实现从讲义到教材的过渡。下学年还要创造条件开设茶艺、陶艺、航模等课程。
高中进入新课程意味着高中的课程结构将出现重大的变化,按照课程规划的要求,将设置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选修课的开设,社会实践计入学分,研究性学习列入必修课程意味着新课程加大了开放性与实践性,给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空间,但学生会更加依赖教师的学业指导。选修课和必修课的开设将督促教师向专家型、双师型方向发展,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涵盖初、高中的学生社团活动,“混龄化、大带小”体现高完中学校的特点和优势。多彩的校节文化呈现学校的教育品质。我们把每年学生在校的10个月中的6、7个月都用具体的文体活动命名、涵盖。如:4月中国文化遗产节,5、6月艺术节,10月体育节,11月科技节,12月英语文化节,12、1月读书节。党校、团校普及党团基础理论,创设团员班,培养和发展学生党员引导学生高层次的思想追求。综上,社团文化创新、校节文化设计、党团组织建设,使学校教育形成以学生为中心,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四自”格局。
第三、改革我们的管理模式,实现精细化管理。一所学校的品质体现在管理的精细程度上。
学生培养目标的调整,课程的改革,教育活动的创新,呼唤我们按照精细化的要求改革学校的管理模式。以师生的共同发展为核心的学校管理的核心理念是“人文”与“服务”,强调的是教育与学习过程的均衡(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学习结果的有效。
学校的使命是促进师生的和谐发展与生命成长,和谐是学校文化的内核,以人为本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生命的存在方式——时间,因此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是有实效的;尊重生命的具体呈现——情感,因此我们提出用心做教育用爱与人材;尊重生命的存在意义——个人价值,因此要多一把尺子评价学生,要为学生的成才创设条件,引导学生“做最好的自己”。
好的教育需要好的管理服务支撑,这需要一个网络平台,一个学习者一旦成为我们的成员就会有一个“学习护照”,我们会纪录他的整个学习过程和历史,陪伴他完成在我校的学习历程。心理测评、学法指导、学业指导、生活指导、学分管理、操行评定等等都会按照一定的授权获得在线咨询、服务与管理。
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要确实建立起教学辅助、教学(考试)研究、教学实施、教学评估的立体化服务网络。要依靠学科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充分调动学科教师团队的力量研究教学、落实教学。要通过组长的学科引领,依靠团队的力量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担当教学重任。
老师们,新的培养目标,新的课程改革带来的将是学校文化的变革,我们已经置身于这场变革,并已经成为推动这场变革的力量,让我们共同改变!
2009/12/17
让我们一起走得更远
第八届(2010年)科研年会上致辞
各位同仁:
大家好!今天,我们召开一年一度的科研年会,主题是:“以资源库建设为依托,实现知识文化共享;以自主学习研究为课题,引导教与学的转变。”确定这样一个主题是基于去年的第七届科研年会的主题:“构建新目标,走进新课程。”一年来,我们围绕“十个一”(一个好品德,一个好体魄,一身好气质,一个好成绩,一副好口才,一笔好文字,一门好才艺,一身好习惯,一方好人气,一个终身阅读的习惯)培养目标积极构建学校的校本化课程体系、校节活动体系,为孩子们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按照初、高中一体化2.5+3.5的学制模式积极进行高中新课程的研究和实施,以高人一头先人一步的态势设计我校高中新课程的校本化结构、实施方略和评价方式,在市教科院组织的初期检查中受到专家们“策略观点很智慧、思考分析很深入、行为践行很务实”的较高评价。在对待高中新课程的问题上我的态度一直很鲜明,那就是高中教育的目标就是要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孩子们的终生发展奠基;服务于高考的需要,帮助孩子们创造美好的未来。
老师们,教育始终是围绕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谁来培养人展开的。如果说上届科研年会明确的是第一个问题,那么今天的主题就是要我们继续深化第一个问题,探讨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
一、中学生活到底应该给学生留下什么印记?我谈学校文化的时候经常举北大和清华的例子,这两所近在咫尺又同为中国学子梦寐以求的高等学府,但基于他们不同的学校文化传统造就了具有鲜明特点的学生,清华大学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的校训传承了一种大气磅礴的民族精神,造就了清华学生理性稳健的精神品格;北京大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校训传承了一种开放包容的儒家精神,造就了北大学生思维开放、观念自由的精神品格。因此,学校是培育精神的地方,也是涵养文化的场所;中学是学生可以做梦的地方,也是放飞梦想的所在。我们的学校能不能成为这样的学校,这不仅取决于我们校本化的课程和活动设计还取决于我们这些主导学校文化的老师们——我们的人格成长、文化成长和专业成长决定着我们这所学校的文化底色和精神特质。
11月16日校园网的访客留言上一个今年的毕业生留了一句话——“我想念母校”,这句话仅有五个字,但它却让我感动和温暖,我不禁想起7月10日毕业典礼上那一双双婆娑的泪眼,师生依依不舍的场面。老师们,我常说评价一所学校的教育质量如何可以从三个方面检验:一是看学生在学校学习快不快乐;二是看学生进入更高一年级学习后是不是有潜力;三是多年以后是不是感念学校。我们正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在做。
二、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此,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让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5]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注重培养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6]我校在初、高中都进入新课程和国家颁布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之际承担“学生自主学习研究”这个课题,正是适应时代的要求和抓住新课程的重点,以科研的态度和方式促进教与学的方式的转变。
关于自主学习,国内外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自主学习包括三个子过程: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建构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自主学习实际是元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自主学习要求个体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认识和反应。[7]我国学者庞维国通过综合以上两个主要流派的理论将“自主学习”概括为建立在自我发展意识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8]看来学者描述的自主学习是在教学条件下学生的高品质的学习,是我们追求的方向。乔荣凝老师在《阳光教师》一书中用大量的实例阐述“教学是教与学不断融合的过程,是尊重生命的过程”。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很好地学习揣摩乔老的这些理论与经验。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强烈学习需要与兴趣的教学,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已有认知与经验的教学,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的教学,并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的教学,才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学生才会觉得一节课的时间太短时间过得太快,意犹未尽,百感交集。学生才会保持这种学习的惯性,高质量地完成作业,积极复习预习,准备下一节课与老师共同进行心灵的碰撞和思维的共振。因此,自主学习源自教师的引发、引导和持续的培养。学生在学习体验中一旦获得这种能力并成为一种习惯将会终生受益。
必须要指出的是学生自主学习研究这个课题是一个统领性的课题,它不仅仅局限于高一年级,它应该涵盖初中到高中的各个年级、各个学科和德育工作。初中强调从规范性学习到自主性学习,高中强调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各个学科要通过研究形成教学模式或者形成具有学科特点的规律性策略,德育工作要在研究中通过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这项研究的目的还在于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实现教师自身的发展。
三、以资源库建设为依托,实现知识文化共享。乔老曾说:教研组是任课教师的“营养包”。这个营养包的主要内容是:“对相关科目的教中学内容进行认真分析(包括对课程标准、考试纲要和教材的分析);根据“教”与“学”两个课堂教学的源头,准确找出教学的重难点;研究如何破解难点和保证重点内容的落实;教师在科学地呈现知识内容的同时,如何形成学生的学习策略。”[9]我们今天的资源库就是基于网络平台的教师“营养包”,理想的“营养包”不应该是海量的知识堆砌,它应该是能够促使应用者的知识构成与知识生成,从而真正的实现知识分享与创新。因此,我们必须引入知识管理的策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与教育教学的相关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校本化的组织、创造、整合、储存,进而转化为共享的知识,升华为集体的智慧。为此,对我校的资源库建设提出以下几点意见:第一、建设资源库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要尽快实现从简单的数据管理到知识管理的提升,因为先进的管理理念可以让我们站得更高走得更快。第二、每一位教师都是资源库建设的参与者,只有教研组的每一位成员积极地为“营养包”输送营养,“营养包”才可能有“营养”供全组老师吸取并应用到自己的个性化课堂上。[10]第三、校本化是资源库最本质的特征,别人的东西再好都不一定适合我们的学生。没有对信息的甄别、遴选,没有对信息有效的整合、创造,资源库仍然是个摆设,中看不中用。第四、资源库建设也是一项研究,学科教研组长要统领这项工作,将资源库建设与教学研究紧密结合在一起,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总之,资源库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研究任务,研究是为了提高,建设是为了使用。相信这项研究与建设会对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对提升学校的教育品质有帮助!
各位同仁,教育问题总是充满挑战,但真正做教育的人又很能直面这种挑战。因为在师生共同营造的这个教育环境中,教育的过程总是有很多的新的惊喜,新的发现,孩子们的成长总让我们感受到温暖、幸福与快乐!
最后,我想用在教育研究中经常被引用的一句话结束我的致辞——要想走得快,你就自己走;要想走得远,大家一起走!
2010-12-18
构建多元课程体系 着力打造学思课堂
在第九届(2011年)科研年会上的主旨发言
各位同仁:
今天我们召开一年一度的科研年会,就大家共同关心的教育教学上的一些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就我们正在实施的工作进行梳理并明确下一步具体的抓法。因此,这个会议有点像每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沉淀我校的教学文化,确定明年的教育教学走向和具体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围绕“构建多元课程体系,着力打造学思课堂”谈三点意见,供各位同仁思考。
一、努力建设课程主导的特色学校
早在今年上半年我们就提出了建设我校多元化课程体系的构想,经过暑期学年工作会议的宣传,大家逐步形成共识:2009年学校第七届科研年会上确定的“十个一”培养目标,需要有一个多元的课程体系来支撑。毫无疑问,学校的特色也在于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11]因此“努力建设课程主导的特色学校”成为我们今后一个阶段的首要任务,也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应有之义。
课程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蓝图和依据,课程决定着学生素质发展的方向,课程反映一所学校的特色,是一所学校办学水平最重要的标志。如果说培养目标解决的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那么,课程体系解决的就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和途径培养人的问题”。因此,构建学校的课程体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根据前些年的探索和我们的不断思考,我校正在从五个方面规划课程:第一,基础课程,具体包括:①国家课程:即国家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内容,②校本课程:心理课、书法课、形体课、阅读指导课、英语阅读课;第二,德育课程,具体包括:①、班会课:根据初高中学生的身心特点确定初高中各学段的课程内容;②校节活动:上半年艺术节、科技文化节、心理健康教育月、传统文化体验周;下半年为体育文化、读书节、英语节等等;③社会实践课程:社区服务,志愿者行动、固定的高一新生走访校友活动;④社团活动;第三,丰富型课程,具体包括:①选修课程;②研究性学习;③学科专题;④综合实践活动;第四,个性化课程,具体包括:①美术专长辅导课程,②体育专长辅导课程,③学科竞赛辅导课程;第五,延展性课程,具体包括:①小初衔接课程,②初高衔接课程,③大学先修课程。
我们这样一个课程规划符合《纲要》指出的:“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方案,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文理等各门课程的学习。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提高课程的选择性,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12]的精神。相信新课程体系建设将比较好地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满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项研究和实践会形成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
“蓝图”有了,谁来“施工”?亦即谁来培养人?当然是我们各位老师。新课程和我校多元课程体系建设无疑对大家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每一位教职员工都要思考:基于我的专业、我的兴趣,我能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什么课程?——这已经成为能完全胜任本专业课堂教学的中年教师和对自身专业发展有高标准要求的青年教师的专业追求。从现在开始各教研组要把鼓励、支持、指导教师开出一门优质的选修课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件大事来抓,艺术、体育教师和教辅、管理岗位上的教师更要对自己的专业和兴趣做深度开发,为孩子们的全面发展提供优质的选修课程和辅导。我们要“携手同心,合作无间,共为学生的学习设计与发展最合适的课程。”[13]
二、推动以学习为中心的课表,构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
“以学习为中心”是继“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习者为中心”之后的一个重要教育理念。这个理念出自美国学者艾伦(Allan A.Glatthorn)提出的一种新的课程表设置方式。在他看来“课表会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影响。虽然课表不会直接影响学习内涵,但是以学习为中心的课表可以支持高品质的课程”[14]他进而提出了以学习为中心的课表的性质:“将学习时间作最大应用,反映出课程的优先事项,并且将学生的学习需要给予最高的优先性;具有弹性,以学习为导向,时间是根据学习的需要而加以组织,避免了让学习受到严格时间架构的限制;能反映对学生分组的做法,而不会将学生标签化,以便能给予全体学生接受高品质课程的机会,并且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能给予教师适于教学的环境,将教师分配到他们的专长领域;能促成教师的专业发展,使教师有时间能够共同计划,并且使他们能共同合作以促进专业发展。”[15]
上述理念对落实我校的多元课程体系无疑是强有力的支撑,如按照我校初高中一体化的2.5+3.5学制模式特点,统一安排各个年级,同一年级中不同阶段(比如初三直升后的五一前和五一后)的课程,再从时间上细分每个学科的周课时;针对初一、初二的选修课,按照年级和师资配置分别安排在下午第八节课的统一时段,可以向后延伸。高一、高二的选修课和研究性学习也要按年级安排在统一时段;以校队形式安排的艺术、体育、学科竞赛等专长型课程初一、初二排在统一的时间段;针对初三以上各年级上、下午第一节学生精神状态不好学习效率不高的情况,可以安排艺术、体育和活动类课程;为保证教师的业务学习时间,继续保证每个学科集中安排每周两个时间段的教研活动时间。等等。总之,课表安排要以学习为导向,以效率为核心,充分考虑初、高中的学段特点,考虑学科特点,把握好学校资源的分配机制——时间、空间和人员。[16]以学习为中心排出来的课程表,首先关照的是促进“高品质的学习”,它会颠覆我们多年形成的课程表的编排原则,和传统意义上老师们对课程表的认识。但它承载的是我校多元课程体系比较充分的落实,实现的是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促进的是教师专业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学习为中心”的理念还在教学上得到广泛应用。在“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都很重要,两者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形成学习的共同体,师生互相发挥作用,共同促进学习。
从这一理念出发,我想谈一谈我们一直研究的课堂教学。我们用了4年的时间研究学科课堂教学优化的问题,抓住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设计优化(优化教学目标的设定、优化教学环节的设计)、课堂管理优化(了解学习需求、激发学习动机、形成良好氛围、纠正消极行为)、教学过程优化(方法优化、环节优化、实验优化等)、教学评价优化五个课堂教学优化的着力点,扎实、系统地探索了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的问题。今天提出的打造“学思课堂”是对有效教学研究的深化。如果说我们前面研究出来的优化课堂教学的五个方面更多关注的是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那么打造学思课堂则是基于“以学习为中心“的理念和《纲要》的要求:“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17]关照的是师生的共同学习,把师生作为一个学习共同体,强调目标的一致性,过程的交互性和思维的碰撞性。
首先,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与思的辩证统一,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8]。康德也说过同样的话“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可见中外的哲人对学与思的认识惊人的一致。
其次,师生都要“学思”,这是“以学习为中心”课堂的基本要求。教师“学思”是主导课堂的前提,教师的学思包括对学生已有知识水平的了解,对课堂上要解决问题的认知,以及在两者之间用环环相扣、逐层递进的“问题串”架设起来的“桥梁”。学生的“学思”体现在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在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感召下进行的自主、合作、探究,动脑、动手、动口。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节教学环节清晰,表面上很热闹的课堂,却是一节教学密度不够、空洞无物的课;我们也会经常看到一个在课堂上不断设问的老师,提的基本上都是不用回答的无效问题。每到这时,我都会想到一句非常生动的话:“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如果我们把教学内容看作是一个馍馍,把整个馍一次都给学生塞到嘴里显然是虐待孩子,必须要掰成块给他们吃,但是掰多大的块儿给学生吃是老师们必须思考和解决的,这就看教师如何设问如何引导了。一个优秀的教师水平就在这个地方;我们还会看到一节用老师的“罗嗦”塞得满满的课堂,根本没有学生思考的空间。因此,打造学思课堂的关键在于教师设问,核心在于师生思考,设问和思考是产生师生、生生思维碰撞的前提,是知识生成的源泉。
总之,通过师生“学思”构筑的课堂就是知识创生的课堂,就是思维碰撞的课堂,就是焕发着生命活力的课堂,就是生命成长的课堂,就是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
三、选好研究的入手点,推动教育、教学研究的深入开展
我们开展的教育教学研究,基本上都是在实际情景中,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改进计划,通过在实践中实施、验证、修正而得到研究结果的行动研究。针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取得一些成果,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今天提出打造学思课堂是对有效研究的再深入,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课堂支撑点。因此,它不是玩概念,也不是赶时髦。要求各个教研组继续坚持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做法,如导学案,每节课要有学生动手练习的时间等等。千万不能用新的东西完全覆盖或刷新旧的东西,要扬弃,不是抛弃。要照顾到学科特点、学段特点区别对待,不能搞“一刀切”。各个学科要选好研究的点,首先把概念界定清楚,再沿着点所决定的线路研究下去,切忌大而全,无的放矢。今天,我们准备了五节课就不一定是面面俱到的课,但是都会有自己的亮点,这就是研究点。我们希望以此来引导各个学科的研究更专注更深入。
各位同仁,每年一度的科研年会都会高度浓缩教育教学的很多东西。今天的会议也是如此,因此大家要积极参与会议安排的全部内容,下去后还要认真思考、消化与践行,这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士的追求。让我们怀着对教育的虔诚之心,建设我校的多元课程,打造我们的高效课堂。用我们积极的实践为孩子们的生命成长奠基!
2011-12-12
谈谈基于核心问题的学思课堂
在第十届(2012年)科研年会上的主旨发言
各位同仁:
今天是我校第十届科研年会,本次年会的主题是:基于核心问题,打造学思课堂;总结高中工作,提升教育品质。作为大会的主旨发言,我想集中谈谈对课堂教学中“核心问题”的认识,与大家共同商榷。
运用问题展开和组织课堂教学,是教师经常使用的教学方式。教师通过提问搭梯子、设台阶,激发、引导和聚合学生的学习活动。但是在现实的课堂中,往往是课堂中因充斥大量无效问题(如对不对?是不是?),缺乏或没有思维价值,而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浅层次状态,严重地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我在上一届科研年会的主旨发言中谈到:“打造学思课堂的关键在于教师设问,核心在于师生思考,设问和思考是产生师生、生生思维碰撞的前提,是知识生成的源泉。”[19]一年的课堂教学实践走过来,我们的课堂到底发生了多大变化?客观地讲,我们仍然有百分之六、七十的课是非常传统的,我这里不是说传统的授受式课堂就一无是处,但它却是约束了孩子们的思维,不容易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学科方法,也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一所以实验为特点的北师大附校,我们应该用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改变我们的课堂,改进我们的教学。
“基于核心问题,打造学思课堂”不是什么新理念,早在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不久,乔老就和我谈要推进学思课堂建设。一个月前,北师大基础教育合作办学平台成立了课堂文化研究专家委员会,提出:在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中落实“学与思相结合”的教育思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的就是学习和思考要紧密结合,两者不可偏废。我们打造“学思课堂”,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提高课堂质效的途径;同时也特别强调教师的导学和导思。教师只有导得有效、导得到位、导得智慧才能有师生的思维碰撞、思维互动。[20]
在课堂上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问题构成师生之间教和学的关系。学生学习知识从问题开始,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就不会去思考,学习就只能停留在浅表层次。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应该设计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和开放的学习环境或问题情境,以诱发、驱动并支撑学习者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让他探索、思考和解决问题。[21]这里所说的的学习任务和问题情境就是能够贯穿整节课的中心问题或者中心任务,即“核心问题”。这样看来“核心问题”可以是题目、试题、练习题,也可以是提出来的矛盾、疑难。基于核心问题的课堂围绕着核心问题而展开,问题与任务就没有明显的界线,当完成一个任务又遇到新的困难时,任务也就变成了问题,进而形成了问题情境。“核心问题”(及其派生问题)的解决活动几乎贯穿整节课,自然就避免了一节课老师可以随意提出十几个甚至更多“对不对?是不是?”这样的没有思维层次的或无效的问题。今天,“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22]因此,提出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影响和决定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最核心的因素。
基于“核心问题”的课堂,以核心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为教学思维的起点,使学生的学习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伴随着自己的体验展开,在选择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的学思活动中,使学生已有认知与问题情境相互作用形成新的认知。显然这样的课堂比传统的以知识为教学思维起点的教学更有利于三维目标的达成,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这里举两个课例,高三历史复习课《梭伦改革》,我校周维和老师在教学中首先通过PPT给出:认识和评价改革的方法,接着指导学生用史学方法从教材中归纳相关内容。随后就抛出了本节课的核心问题:雅典社会出了什么问题?是哪个社会阶层引起的?问题是怎样得到解决的?整节课围绕以上三个问题层层展开,通过不同层次学生的回答,老师给予点拨,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得到深化,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这节课教师的精讲,学生的看书,讨论,归纳,总结,分析,练习都得到充分体现,有新课程复习课特点,贴近学生实际和高考的要求。这节课教师的提问问到了学生的认知冲突点上,引发了学生积极的学习心理,随着对核心问题的探讨不断深入,孩子们或深入思考,或豁然开朗。显然这是一节有深度、有温度的课。
高中生物课《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强度的影响》,贵阳附中的毛东文老师在他的教学中首先呈现一个情境:抽出气体后沉在试管溶液底部的叶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准确描绘出现象后,马上问“生活中所见落叶调入水中时,是沉还是浮?”此时实验现象与生活经验产生了认知冲突,从而诱发好奇心。看似问题情境与本节课无关,但由此延伸下去的问题则与课题建立了对应联系:“一般情况下叶片为什么是浮在水面上的?你能用什么方法使叶片沉到试管底部?你用什么方法能使沉下去的叶片自己浮上来?”这些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了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这节课毛老师用简单的知识和事实,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上,诱发学生的好奇心,设计出核心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发现新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师生交流互动,学生积极参与,在积极思考中,最终恍然大悟。[23]
毋庸置疑,好课堂源自一个“问”,问得好才能导得好,导得好才能思得好。学思结合的课堂才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思结合的课堂才有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学思结合的课堂才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进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教师如何设计“核心问题”?
首先,还是要回归文本研读教材,教师只有对学科知识内涵有系统的把握和精准的提炼,才能做到教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老师才能做到深入浅出地将教材中的学术语言转化成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语言。教师不能被教参、教辅、课件所绑架,既废了自己的“武功”,也失去了学生对自己学科权威性的认同。第二、教师心里装着学生,要关照到学生的学习实际。只有教师对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要有了全面的了解,设计教学时才能关注到孩子们的不同学习需求。第三、基于教材和学生,构建能够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和对知识好奇的问题情境或学习环境,即“核心问题”,在教学内容和学生之间建起桥梁。这三点或者说三步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不容易,长期坚持下去就更不容易,需要老师们沉下去静下来钻研、琢磨和涵养。这次高三教学视导,专家这样评价刘昌菊老师生物教学,“对学生把握准确,讲关键的词、看关键的图、抓关键的问题”,显然课堂效率很高,我们从平时刘老师的学生成绩上也能验证这一点。
最近我读了《先生》一书,书中介绍了的民国时期的十位大先生,书的封面上这样写到“他们的背影,我们民族的正面”。走进我阅读视野的第十位先生是近代最富盛名的史学家、语言学家、古典文学家陈寅恪(què),学生评价他“对教书这件事有宗教般的虔诚和仪式感”,“创建极多,全非复本”。[24]可见他对教书的态度,对学问的尊重。其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可谓高山仰止。
各位同仁,研究课堂总是令我们兴奋和激动,因为,课堂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地方,是激荡思维,产生新知的圣地。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而要求课堂要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情景生活化。因此,抓住了“核心问题”就抓住了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关键,让我们抓住这个关键,精心打造“学思课堂”,我们要沿着这条路坚定地走下去。
最后,我想借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结束我的发言,“课堂是一个人感到追求成为思想家的第一摇篮。”
谢谢大家!
2012年12月
再谈基于核心问题的学思课堂
——在第十一届科研年会上的主旨发言
刘增利
各位同仁:
今天,我们举行一年一度的科研年会,本届年会是第十一届年会,主题是:推进自主学习,深化课堂改革;聚焦核心问题,再谈学思课堂。我发言的题目是:再谈基于核心问题的学思课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学与思”的结合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落实课堂效果的根本,更是实行优化课堂教学、优化知识落实过程的重要理论依据。去年,我校第十届科研年会的主题是“基于核心问题,打造学思课堂”,乔老把他的思考与实践给大家做了主题报告,我以“谈谈基于核心问题的学思课堂”为题作了主旨发言,可以说,对我们一年来的课堂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今年乔老通过email给我发文四次,围绕“学思课堂”的理论、实践以及操作步骤,产生的效果都有详尽的论述。每次收到乔老的邮件,在学习阅读之后我都有新的发现,引发我对课堂教学产生新的思考,我也为老人家对课堂研究的执着而感动。今年,北师大附校平台专门成立了课堂文化研究中心,乔老任专家组组长,我跟着在里面学习,11月中旬在株洲附校举行了中学数学“学思课堂”培训班,我校张勤老师执教的八年级数学《镶嵌》,受到与会同行的好评,比较好地体现了“学思”结合的思想。日前,贵阳附中举办学科研究共同体——中学生物学科课堂教学研讨会,也是以构建学思课堂为主题。“基于核心问题的学思课堂研究”已经成为北师大附校平台各校共同的研究课题。本届科研年会,我再谈基于核心问题的学思课堂,主要从学思课堂的理论基础,构建学思课堂的关键是抓住核心问题设计情境与问题,教师要理解学生的学习三个方面与大家交流。
一、在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中落实“学与思相结合”的教育思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有着雄厚的理论基础。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的就是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茫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敢肯定。孔子认为学习和思考要紧密结合,两者不可偏废。他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主张学与思要相结合。只有将学与思想相结合,才可以使自己成为有道德有学识的人。我们打造“学思课堂”,就是要把孔子学思结合的教育思想融入到我们今天的教学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且学且思。这也就特别强调教师的导学和导思,教师只有导得有效、导得到位、导得智慧才能有师生的思维碰撞、思维互动。[25]
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提出了“反省的思维的分析”,当一个含有困惑或疑虑的情境产生时,置身于这一情景中的人,可以采取几种不同的办法,便可以反省了。他把思维的五个步骤在教学中展开应用,就形成了其教学的五个步骤:1、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情景;2、这个情景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3、学生要占有知识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以对付这个问题;4、学生必须一步一步地展开其所想出的解决问题的办法;5、学生要有机会通过应用来检验其想法。这是一种“从做中学”的教学步骤,目的是使学生能动地思考。
布鲁纳自此基础上提出“发现法”,即主张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展探究性思维为目标,以基本教材为内容,是学生通过发现的步骤来进行学习。它强调,直觉学习时发现学习的前奏;学习情境的结构性是有效学习的必要条件;探索发现的正误答案同样具有反馈价值。它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相反,指向学生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搜集有关资料,通过独立思考,自己体会、“发现”概念和原理的形成步骤。
上述无论是杜威的“从做中学”的教学步骤,还是布鲁纳的发现法教学,都提到“真实的教学情境”和“真实的问题”。其实就是我们今天指的“核心问题”。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像乔老这样的老师在历次课改中都是专家?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刚刚开过他马上又捕捉到从中央推进教改和考试改革的决心,嗅到扑面而来的改革气息?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他在永不停息地学习,永不停息地思考。在十年的接触中,我深切地体会到他无论做什么,小到一节课的设计,大到一个观点的提出,背后都有一定的教育理论的支撑,有些甚至是从教育哲学意义上的思考。我们打造学思课堂,也必须要找到它的理论支点、逻辑起点,究其穷理,用理论指导实践,不断将探索转化成为自觉的教学行为。
这次,我们各个教研组都打磨了一些青年教师的课供大家研究,这十六节课集中了各教研组的集体智慧,也展示了我们青年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理解、把握和演绎水平。我认为有以下特点:一是关注学生主体地位,有了让学生自主学习设计,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生成的知识在课堂上有展示,如伍米拉的生物课;二是注重了核心问题情境的设计,有些课的核心问题设计尽管还不是那么充分,但是基本都有这个意识,总体看,理科基于学科特点比文科表现得更充分一些,如蒋都红的物理课,蒋仕明的化学课;三是在教学设计上有大胆的尝试,表现出很强的创新精神,如张少友的政治课、张婷的语文课;四是看到了青年教师在教研组这个“营养包”中的成长,这种成长不仅体现在课的质量和水平上,也有教师的基本功展示和对学生的关爱;五是一个或两个教师在讲台上的展示,后面是一个强大的团队的支撑,因此十六节课也是各教研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的展示。
在昨天下午的行政会上,乔老和姜校长对这16节课做了点评,乔老会在下午的总结报告中和大家交流。姜校长讲了一句话需要我们记住:转变学生观,让学生抓住核心知识及其生成过程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
二、如何设计教学中的核心问题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应该设计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和开放的学习环境或问题情境,以诱发、驱动并支撑学习者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让他探索、思考和解决问题。[26]看来选定核心问题,合理设置问题情境是教学设计的核心环节。
在我们听课的过程中,经常感觉到老师的课堂缺乏设计,主要表现为:没有明确的教学主线,没有用情境“包裹”核心问题;教师的提问没有梯度,好像是问所有的学生,又像是自问自答,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作业不具有开放性与针对性,一个要求讲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举几个例子:1、初三数学课,讲“圆和直线的关系”,老师讲到2/3处时,在课件上出现了一张夕阳西下——大漠落日圆的照片。我当时眼前一亮,但又感觉很遗憾。我下来和他交流,为什么不在开始的时候用这张落日图来做为统领整节课的问题情境呢?他恍然大悟。2、初二语文课,讲《苏州园林》,课一开始老师先用一小段视频介绍苏州园林,接着说我们看看作者眼中的苏州园林是怎样的一个美景(到这里都很好,问题情境也有了)。按理说这时老师应该带着学生回到文本当中,用读的方式去体会叶圣陶笔下苏州园林的美,在读的过程当中让孩子们品味作者是如何将这幅完美图画展现在读者面前的。但是,老师没有这么做,而是开始“肢解”文章,讲文章的结构。我下来和老师交流,她说:我考虑学生应试的成分太多了,所以,考什么讲什么。3、举一节好课的例子,初三数学复习课讲“反比例函数”,老师带着学生复习相关概念、性质,并以一张开放性的题单跟着讲解的节奏让学生练习,但是每个问题下的练习题都是由浅入深地编排。根据学生的完成练习的情况有详讲有略讲,也有学生到前面与大家的学习分享,显然是一节讲练结合的课。老师对着中等偏下层次的学生讲,时而照顾偏下层次的学生,因为是开放性的题单,优秀的学生在课结束的时候,已经完成了课后练习中3道题的其中两个题。题目选择由浅入深,覆盖式训练。显然这节课中等学生吃得好,优等学生吃得饱,偏下学生也有收获。
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27]教师引发学生的学习与思考是课堂的核心。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学习得更有效而展开,而改进的。一切教都是基于学生的学习,为了学生的学习。教师教的过程中眼里必须要有具体的学生而不是一群学生,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就要想我的问题是抛给谁的,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想我的作业是留给谁的。因此,打造学思课堂是一种策略,是一种引发学生更有效学习的策略。
我经常听老师们说的一句话就是:我都讲了三遍了,你怎么还是没有搞懂;这道题前面都考了两次了,你这次怎么又错了……其实这是教学上的一个普遍性问题。我们总是匆匆地上课,匆匆地批改作业,却很少花时间理解学生的学习。如,学生某一概念的认知水平如何?他是如何想问题的?他是如何学习的?他为什么会想错?他为什么从这个地方错?……我们很少在备课时做这样思考,因此我们提的问题就往往提不到学生的认知冲突点上,自然就不会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再想想老师们总是拿着答案去给学生讲题,殊不知老师自己亲自动手做一遍,对于理解学生的学习该是多么重要。我卡壳的地方学生会不会卡?我错的地方学生会不会错?课例:高三化学试卷讲评课,集中在原电池这个考点上,老师只选了有代表性的两道题。这节课的特点是抓住知识点突出考点,关键是分析学生的困惑点——做这道题的时候你是怎么想的,老师把自己放进去,和孩子们一起找知识漏洞,思维漏洞,不仅搭建了知识体系,更形成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就是在学生的已有认知和新的认知之间架设桥梁,我们对学生理解得越准确,核心问题情境就设计得越好,引发学生的探索未知的兴趣就会越强烈。了解学生,了解学生是如何学习的,同教师对教材的了解同等重要,同样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我们需要直面、观察学生的迷思概念、多样化的认知,了解“他们”何以与“我”不同,从而产生“为他们”的教学,而不是“我”的教学。[28]
学生的学是课堂的核心,教师因学生而存在,教学因学生的学习而有意义,让我们继续以学生更有效的学而变革我们的课堂!
谢谢大家!
2013年12月21日
立足民族传统文化,构建人文教育体系,形成我校德育特色
在第二届德育研讨会上的讲话
老师们:
今天我们召开第二届德育研讨会,既是对前三年学校德育工作的总结会,又是基于新的形势(学校生源质量改变和落实中央八号文件)重新审视我校德育工作,研讨开创我校德育工作新局面的方法步骤,集中全体教职员工智慧统一大家思想的协调动员会。我想借此机会讲以下几点。
第一、对新时期德育工作和我校德育工作现状的再认识。
自1978年改革开放社会转型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变迁。在逐渐摆脱物质贫困、步入小康社会的同时,中国人在思想、情感和行为等方面也体验到了复杂的嬗变,经历了曲折的道路。1989年的政治风波过后,邓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失误是教育,我指的是思想教育。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以国情教育为内容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线。进入21世纪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于2004年3月以中共中央文件的形式发布《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决定》,号召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
从全球的视野来看,经济全球化与信息网络化使“地球村”的概念越来越趋近于现实,但是在意识形态领域由于各国基于本国国情所选择的政治制度不尽相同,不可能做到“世界大同”。外来文化、西方文化、特别是美国文化乘经济全球化与信息网络化的大潮涌入国门,吃着肯德鸡、麦当劳、必胜客,喝着可口可乐,听着麦当娜和杰克逊的歌曲,欣赏着NBA和好莱坞大片长大的一代开始迷失自我,失去信仰。我是谁?我在做什么?我要到那里去?周杰伦的歌实际就表现出这种迷茫的心态。他们在这样的问询中长大,但是他们的老师、父母开始产生这样的疑问--他们成人了吗?他们能承担起发展未来社会的责任吗?外来文化正在侵蚀着我们,影响着未成年人的思想、信仰和行为,有学者呼吁:中国正在遭遇“后殖民化”。
我校的德育工作,经历了社会转型和学校改制的双重洗礼,去年7月份我们顺利送走了老校的全部学生,基本完成了老校向新校对学生管理方式的转轨,但是在2004-2005学年当中我们还没有探索出一条基于新课程理念和全面落实八号文件又体现我校作为北师大附属学校特点的全新的德育路径。主要表现为德育的内容和方法还没有根据初高中学生和同一学段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分出层次形成系统;新课程所要求的全面育人和以人为本的思想还没有落实到课堂教学和教育管理当中去;校本化的德育特色尚未形成;德育队伍的积极性调动也不够充分。要创建一个全新的德育工作体系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做到的,也不是单靠几个德育干部和班主任就能实现的,要倾注全校资源、社区资源和家长资源以及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做。我希望借今天这个会统一思想。
二、我们的德育工作还是要立足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要弘扬我国教育的人文传统。
在今年年初的首届教代会第八次会议的工作报告中我曾经提出:“新的德育工作要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为根基,用儒家“孝悌忠恕”思想的积极因素充实学校德育。”当时我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一种表面层次,但是我读了《儒教中国》和钱穆先生《论语新解》,深感《论语》思想的博大精深。钱穆先生曾讲:“一部四千年中国史,正是一部浩气长存、正气磅礴的中国史,不断有正气人物,正气故事,使中国屡仆屡起,屹然常在。”在我们不能不面对多元文化相互冲突、融合的今天,我们的教育能否保存住我们中华民族本真的东西、民族活的灵魂,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和历史责任,有学者曾经意味深长地说:“百年来的启蒙知识分子充满理想,问题是,不管是重建道德、社会秩序,还是只是创新,都要回到现实中,而传统始终是现实的一个维度。”江泽民同志也说:“没有传统,就没有创新”。新时期的德育必须立足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忽视民族精神,无视传统文化都会导致教育的苍白,和世风的日下。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曾经发出这样的感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而如果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没有民族的人文精神,不打自垮。”著名作家冯骥才也说:“文化似乎不直接关系国计民生,但却直接关联民族的性格、精神、意识、思想、言语和气质,抽出文化这根神经,一个民族将成为植物人。”
哈佛大学《零点项目》课题组通过20余年的研究,系统比较了美国与前苏联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在文学、音乐、美术等人文艺术的成就与差距,最后得出一个颇有意思的结论:美国空间技术落后于前苏联是因为美国的文学、音乐、美术等方面的成就均不如同期的前苏联在该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这一研究成果导致美国国会于1993年3月通过克林顿政府提出《2000目标美国教育法》,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将艺术与数学、历史、语言、自然学科并列为基础教育核心学科。无独有偶,2000年俄罗斯颁布《俄联邦教育法展纲要》对教育目的的表达:“……使教育系统的发展有利于造就和谐发展的人、有社会积极性、有创造性的个人,并使教育系统成为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因素之一,并获得发展。”--突出人本,注重个性需要。可见注重传统突出人文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主流。
我国的新课程改革要落实三大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际上在古人那里早有论述。《大学》中讲:“古之欲明明德而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修身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平天下。”我认为:格物、致知是认识世界,是知识与能力目标;诚意、正心、修身是完善人格是情感态度目标;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社会理想是价值取向。过程目标即是通过“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样一个完整的认知、思考、践行过程而实现的。因此,我要说:教育只有植根于传统才能凸显人性,才能拥有真正的人文精神,儒学教育千年以来形成了以人为中心,以善为导向,以人的和谐生成为目的的人文传统。这些恰恰是我们这一代教育人应该进一步发扬光大的。
三、对构建我校人文教育体系,形成学校德育特色的思考。
新课程、新德育强调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选择性,强调学生自觉、自发、自然地参与其中,其价值取向是人文化和文明化,强调人的和谐发展。因此构建新的学校人文教育体系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第一、主体性与自律。现代学校注意立体、全方位、有步骤地培养教师和学生的道德人格,大力挖掘他们的主题性与自律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作为主体的人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得到自身的发展和创造。因此在学校中要通过志愿者行动,倡导“以生为本”等形式和内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在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他人的过程中体会自我价值的存在。第二、个性与创新,学生既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又是未来文化的创造者,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质,增强人的本性力量,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创造是人的本质,人只有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因此学校要重视“校节文化”和“社团文化”建设,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丰富生活,提升才华。第三、群体性与协作,人文精神不仅意味着发现人的特性、力量和潜能,也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群体互动和协作精神,人是社会的人,要通过群体活动让学生懂得个人的成功包含着许许多多人的共同参与。
何谓“特色”?特色就是与众不同,特色是建立在共性基础上的,只要承认我校与他校存在“不同”,就应该基于这个“不同”去创建我们的特色。没有特色的学校就没有生命力,没有特色的德育同样也会缺乏生命力。新课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教育舞台,同样也给学校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已经深刻地感受到德育和教学联系的是如此之紧密,甚至不可区分。我们只有认真领会,深入思考,顺应时势,付诸实践才能开创教育的新天地,创建德育的新特色。
以上是我的一点思考,仅供大家在研讨中批评。
2005-8-15
[1]钟启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P225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
[2]同①P228
[3]钟启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P230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8
[4]同上P231-232
[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P247 崔允漷张华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7]《论学生自主学习》庞维国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第二期
[8]《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P260 崔允漷张华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9]《阳光教师》乔荣凝著P151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0]《阳光教师》乔荣凝著P151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1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13]《校长的课程领导》AllanA.Glatthorn 著 单文经 等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P17
[14]《校长的课程领导》AllanA.Glatthorn 著 单文经 等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P85
[15] 同上 P74
[16]《校长的课程领导》AllanA.Glatthorn 著 单文经 等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P73
[1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18]《论语·为政》
[19]刘增利在第九届科研年会上的主旨发言《构建多元课程体系着力打造学思课堂》
[20]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对外合作办学平台“课堂文化建设”实施方案(2012)
[21]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P26
[2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学会生存》
[23]毛东文《我引导的课堂》(《京师附校集结号课堂文化特刊》)
[24]《先生》编写组《先生》中信出版社P206
[25]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对外合作办学平台“课堂文化建设”实施方案(2012)
[26]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P26
[27]夏雪梅著《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序言 教育科学出版社
[28]夏雪梅著《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P26 教育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