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进也” 《子罕·19》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子罕·22》
【译文】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要再加一筐土便成山了,如果懒得做下去,这是我自己停止的。又好比在平地上堆土成山,即使是刚刚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心努力向前堆,这也是我自己向前堆的呀!
孔子说:“庄稼生长了,没有结成穗的,(大概)有吧!吐穗开花却不凝浆结实的,(大概)有吧!”
【解读】学者应当自强不息,长期积累就会取得成功,如果半途而废,就会前功尽弃。或止或进,皆在自己,不在别人。千万不要华而不实,穗而不果。
“功亏一篑” 这个成语形象地告诉我们:对理想追求须有恒心,对事业践行须有信心,对目标奋斗须有决心。不管求学或做事,都不能半途而废,只有坚持不懈,才有希望成功。这既是前人经验的总结,也是前人成功的真谛;反之,则会功亏一篑,颗粒无收,所付心血也如江水东流。在成功前的一步,往往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正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孟子曰:“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荀子在《劝学篇》中对孔子的观点作了进一步的发挥:“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德,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许多人的成功,往往都贵在“坚持”二字。梁启超在《论毅力》中说:“盖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而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无论事之大小,必有数次乃至十数次之阻力,其阻力虽或大或小,而要之必无可逃避者也。其在志力薄弱之士,其意以为天下事固易易也,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其次弱者,乘一时之意气,透过此第一关,遇再挫而退;稍强者,遇三四挫而退;更稍强者,遇五六挫而退;其事愈大者,其遇挫愈多;其不退也愈难,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夫苟其挫而不退矣,则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必有大顺。盘根错节之既经,而随有应刃而解之一日。”先贤们无一不告戒人们持之以恒的重要性。爱迪生研制镊铁碱蓄电池耗时九年,试验了九万多种材料,失败了五万多次,正是靠着这种顽强的意志和坚强的毅力,终于获得了成功。只上过三年小学的侯宝林,靠着勤奋,艺术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成为著名的语言学大师。
但是退一步说,并不是所有的付出都能取得物质上的收获。有时也许遭到较为沉重的损失。但乐观者尽管没能摘下成功的桂冠,可他会在物质损失的背后看见第二次奋进的曙光,因为他积累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经验和教训,于是他与目标靠近了,即“虽覆一篑,进,吾进也”;而悲观者一遇困难和挫折,就怨天尤人,畏葸不前,甚至避而远之,即“未成一篑,止,吾止也”。此类人为数众多,孔子以他的慧眼洞穿了世人的弱点,谆谆告戒世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啊!《老子》也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训导。”后人也有“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总结。任何大成就都是由一个个小小的成功熔炼而成的。我们应该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夸父逐日的决心,铁杵磨针的意志,去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