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为政·22》
【译文】 孔子说:“作为一个人却不讲信用,我不知道还能做些什么。(不知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 好比大车小车的辕木和横木之间,若没有了一个灵活的接榫,(试问),它凭什么行走呢!”
【解读】 诚实与守信,是一种美德,一种品质,为我们中华民族世代所信奉。 诚信是立身处世的准则, 是人格的体现,是衡量个人品行优劣的道德标准之一。它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塑造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诚信不仅仅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更是我国经济建设的精神基础与思想保障。
春秋以前,“信”和“诚”一样,多用于对鬼神的虔信。后经儒家提倡,“信”逐步摆脱宗教色彩,成为经世致用的道德规范。 孔子十分强调“信”在治国中的重要作用。孟子继承了孔子关于“信”的基本思想,并进一步把“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与“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并列为“五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道德评价的基本标准和伦常规范。荀子把是否有“信”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重要道德标准。可见,作为中国儒学的原创,孔、孟、荀都把“信”作为为人与为政不可移易的基本准则。时至今日,这种道德标准积淀为民族的普遍心理,仍然把是否讲信义、守信用作为重要的个体道德判断标准。
正是由于诚信之德在历代道德规范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历代思想家都不断挖掘和提升它;统治者出于“以德率政”、稳定江山社稷的迫切政治需要,也不断阐扬和强化它,使之以封建纲常的形式居于社会道德的主导地位;在社会心理层面,崇尚明礼诚信逐步成为一种文化传统,内化为我们民族的一种精神特质。这就使诚信之德的教化功能、调节功能和导向功能绵延千年而不衰。“诚”与“信”共同保证着我们的道德,成为众多人成就理想人格的起点。
但是,在古今社会中,仍然存在着违背这一道德准则的现象。不然,孔子何以会发出“民无信不立”的感慨呢! 虽然,呼唤诚信的回归,呼唤良知和道德的复苏是一个比较老的话题,但在构建一个和谐社会的今天,人们的感受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深刻和强烈,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要和紧迫。因为,诚信缺失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使企业之间缺乏真诚的合作,使为官者失去群众的拥戴。诚信的缺失已严重地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诚信是立国之本、立业之基,一个健全的社会一刻也离不开诚信。人无信不立,商无信不誉,市无信不兴,企业无信不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实施以德治国方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汲取传统道德中诚信素养的精华,大力开展公民道德建设,重塑诚信,是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建立与当代经济社会相适应的诚信体系,才能建设一个美好的诚信社会。(章继广老师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