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3》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运用乐呢?”
【解读】礼乐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祖先进入文明社会的独特创造。二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开创的儒学诞生于“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而他又是上古以来礼乐文化传统的集大成者。反过来则可以说,上古礼乐文化是儒学的摇篮。在西周社会的礼乐制度走向衰微的时候,孔子洞悉到的不是礼乐文化本身的废弃,而是看到了礼乐文化的永恒价值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功用,并预感到礼乐复兴的历史必然,并为此进行了顽强不懈的奋斗,特别是理论方面的论证,为礼乐复兴提供了思想依据和精神动力。他认识到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孔子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 作为一个思想家和教育家的孔子,对音乐的体认是把音乐(艺术范畴)的“美”与道德(仁德范畴)的“善”联系起来。让音乐以艺术的形式帮助道德实施其“仁义礼智信”的教化作用。
孔子“美善合一”的思想是建立在“天人合一”的思想基础上的。他与道家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同影响着我国传统音乐。于是这“天人合一”也转而成为中国传统音乐审美的哲学基础,决定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审美特征。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音乐从整体上来看是人文主义的,一方面,要求音乐同社会及伦理密切结合,与人际关系相联系;另一方面,认为音乐应当自然和谐,与万物相通。从古代演奏雅乐到今天农村中演奏的葬礼音乐和北方非常流行的秧歌,无不是表现着人际关系。仁也好,乐也好,都是通过人格的内力达到至美至善的境界。外达可以平和情绪,和谐感情,行为向善,人际关系融洽,内化可以使人修炼德性,陶冶情操,旷达人生,提升境界,形成一种稳固特征的民族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