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入太庙(1),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八佾15》
【译文】孔子初进太庙,每件事都要问别人。有人就说:“谁说这位鄹邑的年轻人懂得礼呀,他到了太庙里,什么事都要问别人。”孔子听到这话后说:“(不懂就问)这就是礼呀!”
【解读】本章记孔子年轻时初进太庙时的一番神情。孔子在当时已有很高名望,估计已列大夫位,太庙是古代帝王祭祀祖先的地方,里面陈列着许多文物古器,在这里,可以了解历史和有关的典章制度。“入太庙”,是资格,但孔子并不以“礼”学专家自居,进太庙后,就下功夫认真地进行考察,对每一件不明白的事,都向别人请教。从庙里陈列的件件文物古器到举行仪式时伴奏的音乐,样样都要找人问个究竟。然而嫉妒(或许是不懂孔子礼的境界)的人很含揶揄地说是“鄹人之子”,挖苦他什么都不懂,都要问人家。殊不知暴露了嘲讽者自身礼则的欠缺和学风的不实,不能颖悟圣人的境界。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他实事求是,注重调查研究,决不装懂。装,乃人格的自贬,也是对人的失礼。孔子随处给人提供了依礼行事的风范。
公元前551年10月27日诞生于春秋时代的鲁国(今山东曲阜)。孔子自幼勤奋好学,15岁时就确立了坚定的学习志向,开始走上了自学的道路。他不仅刻苦努力,认真读书,而且虚心好问,他的许多学问是他随时随地向别人请教得来的。他问过有名的学者,也问过普通的农夫;他问过白发苍苍的老人,也问过梳着小辫的孩童;他还愿意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能够“不耻下问”。从这当中,他体会到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每事问”既是孔子做人的一种准则,也是教人求知的一种方法。对于一个了解各种礼仪的人来说,是积极实践;对于一个不了解礼仪的人来说,是不懂便问。积极实践和不懂便问的行为才是符合礼的。没有谁的“礼”比别人的更特殊,也没有谁的“礼”可以成为别人的标准。大家共同奉行的礼,才是我们做人做事的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