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而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4》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时就立志学习;到三十岁,终于学成了,(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到四十岁,(我对一切道理都能通达),不再有疑惑;到五十岁,我能知道什么是天命(即万物之规律);到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 都合于规矩。”
【解读】此章是孔子自述一生求学之所至。我们把它理解为五个阶段,两层境界——一为目标(下学)境界,一为旷达(上达)境界。少年时就树立了矢志不移的目标,经过十五年的刻苦自励,掌握了较为系统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知识,这是立志之必得,人生进学的第一阶段。 由于世事的错综复杂,即使你具备了较为完备的知识,但在实践运用中,不可能一切按你的意志而发展,或相违逆,或相背离,但孔子对外界一切言论事变,能深明洞悉,穷文究理,融会贯通,不惑不疑,进退有方,此为孔子进学的第二阶段。我们把前面理解为孔子追求的目标境界。这是一般人的终极境界。
但孔子超出了常人的追求,虽然对事理不复有惑,而志行仍会有困,志愈进,行愈前,所遇困厄或愈大。孔子洞人生义理,明入世职分,不虚妄,不佞作,努力探索人与自然合一的规律。这是孔子进学的第三个阶段。
孔子并非一宗教主,但他确有一极高无上的终极信仰。此种信仰以高出于世界各大教主之上。 他由学而生信,非先有信而学,故孔子教人,重在探究。因此子贡说:“夫子的文章,可以见闻得到,夫子的言行与天道,是难以见闻得到的。”所以孔子是凭他所学到的新知识教授学生,而不是用固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是孔子与宗教主的最大区别。故学孔子之学,不要轻言知天命,然而应当懂得孔子心中所追求的人格境界。即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是后学者心中应当存在的理念, 有了这种追求不懈的理念,才能在人生道路上不存任何物欲的奢望。
孔子悟及到天道(人性的规律),对于外界一切相反相异的意见与言论,一切违逆不顺的反应与刺激, 一切听之入耳,不再感慨对于我有怎样的不顺,对于道有怎样的不顺。他超然物外的运用自然法则,去判别外界一切相反相异违逆不顺,没有那一样不是有他自身发展的规律。旷达者长寿,物欲者夭折;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等等,皆合于自然发展之法则,所以说耳顺。此乃孔子进学的第四阶段。
懂得了自然之法则,具有超然物外之境界,可以纵己心之所至,不复检点管束,而自己无不合于规矩法度,这就是圣人内心自由的极致。与外界当然之一切法度规矩自然相融。学问到此境界,即己心,即道义,内外合一,我之所为,没有不是天命的极高准则,我们把他理解为孔子进学的第五阶段。这是其人格崇高伟大到炉火纯青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