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3》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学而·7》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好看的面孔来讨人喜欢,这种人,仁德是不会多的。”
子夏说:“一个人能喜欢妻子的贤德胜过其喜欢她的容貌;服侍爹娘,能尽心竭力;侍奉君主,能豁出性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守信。这样的人,即使他自谦说未经学问(的教化),我一定说他已有学问了。”
【解读】此章言治学与明德的相辅相存的关系。人非生而知之者,故人生来即须求学。学者,觉也。学喻开蒙,学然后知不足。故《论语》二十篇以“学而”为首篇。那么学问的根本是什么呢?就是“君子务本”。文学好,知识渊博,那是枝节,学问之道在自己“做人”的根本,在人生的建立、内心的修养。一个人要成为经世济民之才,必须从自身人格修养做起。 “修身”才能“齐家”、“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所以说“修身“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儒家鼓励人们用“好学、力行、知耻”的方法“修身”,目的在于培养能够践行“仁道”的“君子”。《礼记》云:“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国之肥也;……士以信相考,百姓以睦相守,天下之肥也。”我国古代社会就很科学的看到了“小家”和“大家”的关系。只有家庭的孝悌才有社会的忠信;只有“小家”的和睦才有“大家”的和谐。在古今中外的每一个社会形态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孔子认为,学问并不是高深莫测的的东西,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去做起, 其为人处事是否尽到了自己职责,是否符合“仁”的要求。 这个“仁”,就是孔子做学问的最高目的。所以“本立而道生”,学问的根本,在培养这个“孝悌”,孝悌不是教条。换句话说,就是培养人性光辉的爱,“至爱”、“至情”的这一面,所谓“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就是孔子对以人的什么方面为本的认识。
北宋学者张载,在教育思想上有"学以变化气质"的主张。所谓"变化气质",对学校来说,就是对学生的人格培养,而对学生来说,就是自身的人格修炼。严格地讲,学校的职能只是提供人格培养的文化环境,而人格修养则全在个人的身心体验和自我锤炼。当今国学大师蒋庆先生则将读书之人,大抵分为三品:一为求利者,二为求知者,三为求道者。“道”是一种境界。它首先是一种道德境界,即对人生的透彻感悟,也即是孔子所说的“修身”,其次才是一种学术境界,即对世界的深刻认知——治学。在这里,修身与治学紧密结合,共同构建完整、健全、和谐的人格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