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1》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以格。”——《为政·3》
【译文】孔子说:“用道德来治理国政,自己便会像北极星一样,在一定的位置上,别的星辰都环绕着它而旋转。”
孔子说:“用政法来诱导他们,用刑法来整顿他们,人民只是暂时的免于罪过,却没有廉耻之心。如果用道德来诱导他们,使用礼教来整顿他们,人人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人心归服。”
【解读】 “为政以德”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孔子一生竭忠尽虑从“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矣;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矣;其后继周者,虽百代可知也”的历史进程中为立国者总结出了“为政以德”这一经典理论。建构起了“己所不欲,勿使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施政思想。后来汉代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无不从孔子治国思想的精髓中吸取营养,去治国平天下,达到了天下大治的社会局面。 孔子一生致力于“礼治”, 这是站在“仁”的角度,从德政与暴政的历史推演进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理想化的治政思想。 我们从人性方面去解读,自然是有他合理的因素。 无论是执政者,抑或是管理者,都不能忽视道德力量的巨大作用。在上者既以德(勤于政事,清正廉洁)化下,又能以礼(民为贵,君为轻;得乎丘民而为天子)齐下,老百姓自能懂得礼仪廉耻,而能守职尽责,各务其本,与上保持一致,达到天下归一的和谐局面。但单把“礼治”这个理论放在历史进程中去考察,他不可能收到孔子所期待的社会效果。因此,“礼治”和“法治”是相互依存的孪生兄弟,缺一不可;并且礼治和法治也并行不悖,“礼”,强调的是民主、平等、自由;“法”,强调的是集中、统一、规范。没有集中的民主,是缺乏礼仪廉耻的民主;同时,没有民主的集中,是强权政治的集中。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才能建构一个既规范又和谐的社会。这就是今天提倡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