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联系方式:Email xlzxcd@sina.com; Phone 028-86948353-846
我校被命名为成都市首批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
成都市教育局为进一步贯彻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基[2002]14号)和《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纲要》的精神,落实《成都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意见》(成教宣[2002]5号)中关于成都市心理健康教育区域性分层推进的发展目标,肯定成绩,树立典型,总结推广先进经验,进一步推进我市作为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区的工作,不断提高我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经过我校自评、自荐,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和成都市郊科索组织的专家组进行复评验收,我校已达到成都市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的标准。四月十四日,成都市教育局成教宣[2005]9号文件正式命名我校成为成都市首批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
我们将再接再厉,不断进取,积极探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特色,为成都市心理健康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成长中的心理辅导中心
根据教育部《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特别是围绕四川省心理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专家组对我校工作的指导性意见以及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在学校校长、党总支的指导下,根据我校学生心理状况的实际需要,以培养全面和谐发展、健全人格的中学生为教育目标,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我校于2003年10月成立了“北师大成都实验中学心理辅导中心”——心灵驿站。中心以关注全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主,同时也对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做到早期干预,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校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机制已正常运行。
一、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
(一)机构设置情况 :
2003年10月,成立了心理辅导中心,本中心是学校校长、党总支领导下的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机构。凡中心的一切重要事务,均由学校党总支和行政会讨论决定并组织实施。中心心理学专职教师2人,兼职教师2名,采取坐班制,定期安排咨询值班。现设有独立的办公室一套,包括心理咨询室(心语屋)、团体辅导室(同心园)和档案室。咨询环境舒适、安静,办公设备较先进;备有一些心理测试软件以及心理资料(含课件、杂志等)、心理书籍、文件资料等。中心还制定了《辅导员工作职责》、《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岗位职责》《专、兼职人员的岗位职责》等,逐步健全心理辅导中心的制度建设。
(二)专业队伍建设情况。
我校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三级工作网络。其中,校心理辅导中心负责规划、指导、协调、实施全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联络小组负责本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计划并组织实施;各班主任具体落实本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前,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由校、年级、班级三个层次逐渐深入。下学期,我校准备成立学生心理协会,作为学生的一个社团组织,其职责主要是协助校心理辅导中心进行宣传和活动组织,提高会员们的心理素质。
(三)心理辅导情况 :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从2002年9月起,我们每学期都在初一、二年级各班开设了心理活动课程,每周1节,由我校心理学专职教师按教学计划进行上课,教学内容密切结合本校学生年龄特点和实际,对全校各年级学生进行心理知识的系统传授和心理品质的针对性训练。
2.定期举办心理讲座:根据实际需要适时举办了对教师、学生的心理讲座。面向学生的讲座内容以预防性、发展性咨询为主,如人际关系辅导、压力应对、新生心理调适等,针对心理教育的目标与学生普遍存在的发展性问题进行专题辅导。
3.个别面谈咨询: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开通了心语热线、设立心语信箱,由2名专职心理老师轮流值班。咨询时间为每周一、二、四中午12:30——2:15。咨询方式多样化,坚持面谈咨询、电话咨询与书信咨询相结合,心理咨询与心理测量、心理训练、心理沙龙相结合。
4.实施团体辅导:本期开设了人际沟通团体辅导班,每周活动一次(4课时),共30名学生参加,该班是我校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的一次尝试,受到学生的好评。期末将举办考前焦虑调试训练班。
5.心理测量与调研:中心对全校新年级学生进行了心理普查,建立心理档案,了解掌握学生心理动态,对学生中典型的心理问题立项研究,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新路。
6.举办心理沙龙:以学生关心的内容为主题,在较为自由的交流与讨论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7.搞好心理知识的宣传。每学期主办2——3期《心灵驿站》板报,下期计划每学期在学校电视台制作1-——2期专题节目,筹办《心灵之友》小报,向家长及学生印发有关资料,多渠道宣传心理健康教育。
8.心理阅览。学校设立心理阅览室,征订《心理世界》、《心理与健康》、《心理医生》等报刊杂志,为学生提供一个吸收知识营养,进行自我教育的天地。
9.实施心理会诊制度:对个别特殊的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会诊,制定个别教育计划,进行心理监护,或将严重的心理患者转送医院。
10.重视学科教学、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我校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有效方法和途径;班主任老师在班级管理中努力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活动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11.注重家庭教育中的心理问题。在学生心理的发展过程中,家庭的影响至关重要。学校通过举办讲座形式改变家长观念,提高家长素质,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科学的家教知识。
12.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心理氛围。学校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力求和谐、健康、欢乐的氛围,用积极的情绪感染学生的心灵世界。
13.策划开辟心理网页。我校将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在校园网站上开设心理网页,服务于学生及家长。
二、师资培训情况:
本学期、心理辅导中心主办了一期教师心理辅导培训讲座,聘请四川省教育学院心理系主任李小融教授进行讲授,同时还组织专兼职教师参加四川省心理学会举办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培训班,本培训班由省心理学会颁发结业证书和并将培训项目计入继续教育学分。这些培训对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更新观念,运用心理辅导的方法开展工作,拓宽工作思路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三、科研情况
为了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往深度发展,提高科研能力和工作水平,2001~2002年度由王延玲副校长申请的《班会课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市级课题荣获成都市当年度优秀课题二等奖;2003~2004年度,我校教师的多篇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荣获省市一、二、三等奖,伍文琼、江小音、张文勇、费安文等老师的论文在全国第二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中获二、三等奖。
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有了较好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观念在学校逐步深入人心。我校将认真贯彻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文件精神,切实做到领导责任落实、机构设置落实、队伍建设落实、制度建设落实、工作场地落实、经费投入落实,努力把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并争取成为我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所先进学校。
2003年12月18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为了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指导和规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总结实验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本要。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 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坚持育人为本,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2. 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为此,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助人与自助相结合。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3. 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4.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按照“积极推进、实事求是、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的工作原则,不同地区应根据本地实际,积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
——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要普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师要在具有较全面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和进行心理辅导的专门技能以及提高自身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上有显著提高。
——有条件的城镇中小学和农村中小学,要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抓好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同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强区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推进工作。
——暂不具备条件的农村和边远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出中小学地区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规划;重点抓好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的试点学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工作;逐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5.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其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
6. 城镇中小学和农村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不同地区的实际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做到循序渐进,设置分阶段的具体教育内容。
小学低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与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乐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
小学中、高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进取态度;培养集体意识,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健全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的能力。
初中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其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了解自己,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培养对挫折的耐受能力。
高中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具有适应高中学习环境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充分开发学习的潜能,在克服困难取得成绩的学习生活中获得情感体验;在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和社会就业条件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进行职业的选择和准备;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的状况,正确对待和异性伙伴的交往,建立对他人的积极情感反应和体验。提高承受挫折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7.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不同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使用,注意发挥各种方式和途径的综合作用,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在小学可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营造乐学、合群的良好氛围;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在做好心理品质教育的同时,突出品格修养的教育;高中以体验和调适为主,并提倡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服务的紧密配合。
8. 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包括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知识讲座等,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注意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的倾向。
9. 个别咨询与辅导。开设心理咨询室(或心理辅导室)进行个别辅导是教师和学生通过一对一的沟通方式,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排解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的有效途径。对于极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够及时识别并转介到医学心理诊治部门。
10. 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要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班级、团队活动和班主任工作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1. 积极开通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学校要指导家长转变教子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以家长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为影响孩子。
五、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实施
12. 加强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切实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积极支持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根据本地、本校教育教学实际,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时间,课时可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时间中安排。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到对学校督导评估之中,加强对教师和咨询人员的管理,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
1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学校要逐步建立在校长领导下,以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专职人员的编制可从学校总编制中统筹解决。统筹安排中小学专职心理辅导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可聘请一定数量的兼职教师或心理咨询人员。
要重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一个方面,为教师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供必要的条件。要关心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减轻教师的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使他们学会心理调适,增强应对能力,有效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14. 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培训。教育部将组织有关专家编写教师培训用书,并有计划、分期分批地培训骨干教师。高等学校的心理学专业和教育学专业要积极为中小学输送合格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师范院校要开设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课程,以帮助师范学生和中小学教师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组织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把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列入当地和学校师资培训计划以及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系列。培训包括理论知识学习、操作技能训练、案例分析和实践锻炼等内容。通过培训提高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
15.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学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强调集体备课,统一做好安排。要以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需要为主线,通过教研活动,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难点,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带课题培训与合作研究等方式,推广优秀科研成果。
16. 各种心理健康教育自助读本或相关教育材料的编写、审查和选用要根据本指导纲要的统一要求进行。自2002年秋季开学起,凡进入中小学的自助读本或相关教育材料必须按有关规定,经教育部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家审定后方可使用。
17. 各地在组织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的密切联系,既不能用德育工作来代替心理健康教育,也不能以心理健康教育取代德育工作。不能把学生的心理问题简单归结为思想品德问题。同时,各地应根据中央和教育部的文件精神,对此项工作统一规范称为“心理健康教育”。
18. 心理咨询是一项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重要渠道。大中城市具备条件的中小学校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心理咨询室(或心理辅导室),配置专职人员。对心理咨询或辅导人员要提出明确要求。严格遵循保密原则,谨慎使用心理测试量表或其他测试手段,不能强迫学生接受心理测试,禁止使用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仪器,如测谎仪、CT脑电仪等。
19.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既要积极创造条件,又要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既要充分利用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又要注意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化和学科化的倾向。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搞成心理学知识的传授和心理学理论的教育,也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看成是中小学各学科课程的综合或思想品德课的重复,更不许考试。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与科学管理,特别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与人的全面发展关系的研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此项工作要给予大力指导,积极支持科研部门广泛开展科学研究活动,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健康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