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言文教学充满审美愉悦
语文组 黄静 周娟
我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充满着神奇的美的力量。但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这种力量却偏偏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尤其是一些过于讲究程序化的教学模式,往往在不自觉中淡化了对美的追求,弱化了文言文教学应有的功能——让学生从蕴含着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美的千古佳作中领略祖国文化的内涵,汲取营养,古为今用。由于这种弱化,导致了教学目的上的重大偏差,导致了教学效果上的严重削弱,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极为不利。这里,有三个问题必须引起重视:过于注重语法教学而忽略了文字美的赏读;过于注重条分缕析而忽视了内容美的领悟;过于注重固定化的授予而淡化了形象美的感动。正因为这样,学生也许精于词性活用的分析而拙于优美语言的鉴赏品味,也许熟记段落层次的已有分析而对思想内容的深度难于把握,也许搬来了人物形象的现成定位而流失了自己充分的理解感动。
语文组代表周娟作报告
选入教材的文言文均是精心选取的各个时代的文质兼美的佳作,我们认为,文言文教学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足够重视和充分实践:
一、在朗读中感受文字美
文言文语言精练,具音韵之美,最适宜诵读。古人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在朗朗的诵读声中,传达的不仅是声音,而是萦绕在耳际的韵味,古文的韵味。在这特有的韵味中,它的魅力怎能抵挡。
二、在文本中挖掘内容美
我们从事教学活动,毫无疑问的是要充分发掘文本内蕴含的美的要素,如先秦诸子和历史散文,汉朝铺张扬厉的大赋,六朝的小品文,唐宋八大家的手笔,明清各派的小品文等,经历时间长河的磨洗而不衰,自然内蕴丰富。
三、在赏析中领悟形象美
在颇具内蕴的古文中,描绘了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山水景致,抒写自然之趣,人生哲理,或咏古或讽今,或旷达或沉郁,用文人的视角展示着历代风土人情,世态人生的画卷。
文言文的审美不是水中月,雾中花,因为文言名篇中多有审美的因素在,这些因素,沉积千年,历久弥笃,它们正在散发着深沉的光彩,正在期待着更多的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2005年12月
|